舉辦本年度第5、6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今年度2位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科朴敏洙副教授,與日本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土屋洋副教授擔任主講。朴敏洙副教授的講題為「跨越認同轉變的海峽兩岸:臺灣高級中學<歷史>課本中鄭氏政權敘述的演變」(Crossing the Strait of Shifting Identities: Analyzing the Evolving Portrayals of the Zheng Regime in Taiwanese History Textbooks),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盧正恒副教授主持。土屋洋副教授的講題為「『歷史認識』的歷史:近代中國的教科書與日本」,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宋峻杰副研究員主持。
2025-07-22
舉辦本年度第4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2025年度漢學獎助學人、美國賓州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安腹詩(Francis Allard)教授主講,講題為「南海早期的海上交流:華南地區和臺灣的視角」(Early Maritime Interac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View from South China and Taiwan),由法國遠東學院副教授兼臺北中心主任梅豪方(Frank Muyard)主持。
2025-07-15
舉辦本年度第3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2025年度漢學獎助學人,韓國學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人文學部全勇勳(Jun Yong Hoon)教授主講,講題為「西方宇宙論的傳入及東亞知識分子的反應」(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osmology and the Invention of Earth’s rotation in East Asia),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祝平一研究員主持。
本年度首場「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2007年度漢學獎助學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主講「道教經典中道士(道士、法師)與靈媒(乩童、通靈人)及其合作方式」(Taoist Priests (daoshi, fashi) and Spirit-Mediums (jitong, tongling) in canonical sources, and their conditions of collaboration), 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