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大事記

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舉辦「海不揚波:書頁間的海洋魅影」古籍文獻展暨「海洋生物,藥不藥?」行動博物館巡迴推廣活動,於臺南新營文化中心揭幕,由王涵青館長與海生館溫志宏館長共同主持。另舉辦人文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陳恒安教授擔任講座,主題為「當科學與歷史文化相遇─談『景觀』的多重身分」。

  • 2025-08-16

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辦理「OPEN 夏季講堂—夏夜星辰:飛向夢幻島的科學探險與創客奇旅」系列第3場課程—「溫蒂的神奇樹屋: 太陽能智能小屋DIY」,邀請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暨跨領域科教中心主任戴明鳳教授主講。

  • 2025-08-09

配合「共享蒼穹:中文古籍與文化交流的世界」特藏古籍文獻展,邀請張朝敦博士(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主講「牽星過洋:鄭和的星空導航術」,王涵青館長開場致詞。

  • 2025-08-08

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辦理「OPEN 夏季講堂—夏夜星辰:飛向夢幻島的科學探險與創客奇旅」系列首場課程—「彼得潘的奇幻視界:各種3D影像技術探究與實作」,邀請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暨跨領域科教中心主任戴明鳳教授主講,王涵青館長開場致詞。

  • 2025-07-26

舉辦本年度第5、6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今年度2位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科朴敏洙副教授,與日本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土屋洋副教授擔任主講。朴敏洙副教授的講題為「跨越認同轉變的海峽兩岸:臺灣高級中學<歷史>課本中鄭氏政權敘述的演變」(Crossing the Strait of Shifting Identities: Analyzing the Evolving Portrayals of the Zheng Regime in Taiwanese History Textbooks),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盧正恒副教授主持。土屋洋副教授的講題為「『歷史認識』的歷史:近代中國的教科書與日本」,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宋峻杰副研究員主持。

  • 2025-07-22

舉辦本年度第4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2025年度漢學獎助學人、美國賓州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安腹詩(Francis Allard)教授主講,講題為「南海早期的海上交流:華南地區和臺灣的視角」(Early Maritime Interac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View from South China and Taiwan),由法國遠東學院副教授兼臺北中心主任梅豪方(Frank Muyard)主持。

  • 2025-07-15

舉辦本年度第3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2025年度漢學獎助學人,韓國學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人文學部全勇勳(Jun Yong Hoon)教授主講,講題為「西方宇宙論的傳入及東亞知識分子的反應」(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osmology and the Invention of Earth’s rotation in East Asia),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祝平一研究員主持。

  • 2025-07-11

2025夏季閱讀講座「人生實難,大道多歧─從文學閱讀生命智慧」系列講座。第5場邀請邀請繩結藝術工作者廖淑華老師主講,講題為「繩結工藝的魅力與應用」。

  • 2025-07-05

本年度首場「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2007年度漢學獎助學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主講「道教經典中道士(道士、法師)與靈媒(乩童、通靈人)及其合作方式」(Taoist Priests (daoshi, fashi) and Spirit-Mediums (jitong, tongling) in canonical sources, and their conditions of collaboration), 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主持。

  • 2025-07-04

與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培養英語多元能力」系列演講第2場,邀請雷倩博士主講「善用語言地圖:從語言旅程到知識體系的跨文化思考」。

  • 2025-06-28
共547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