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史語所文物的入藏歷史,以及文物館如何展示這些典藏,揭示文物館展品最重要的兩個意義:其一,這些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及考古知識價值。其二,在它們身上體現的1920年代以來近代中國學術及史語所發展歷程。
華麗的中土織物或許沒有直接影響古羅馬的中國觀,卻能反映出當時的風尚,以及它們在展現皇權威儀上的重要性。
比較了多種大邑商時期器物的飾紋、外觀、孔洞、裁切等設計,認為模擬工藝主要受紡織品、雕刻和木工等三大技術面影響,造就了大邑商超高水準的器物成就。
2018年第5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脫歐、歐亞峰會與歐盟的全球角色」,探討歐盟在歐盟峰會之全球角色與脫歐議題之後續發展影響...
主講人蔡造珉教授。「武俠小說」如何在兇險的輿論中闖蕩江湖、縱橫天下,廣受世人愛戴而迄今不墜!儘管金庸封筆、古龍離世,但武俠小說的書寫靈魂卻遍地開花,生生不息...
徐富昌教授藉由角色、文字內容、文本結構及理論的分析帶領大家理解武俠的「經典」;更藉由武俠經典的人物與情節,引領大家體悟致道無心的老莊思想...
臺灣不少偏鄉學校在英語文教育上表現不如都會,師資不足影響學生英語文學習成效。加上家庭未能延續學校教學之成效,因此部分學生在英語文學習領域之成就表現不如預期...
吳敏嘉老師與其口譯碩士班學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享自身的英語學習經驗,實用的英語學習策略,提供更寬廣的學習視野...
於1998年由NDLTD聯盟所創辦的ETD國際電子學位論文學術研討會,今年適逢第21屆,同時也是20年來首度在臺灣舉辦此一國際盛會。
陳相因教授介紹最為大眾熟知的三位武俠電影導演:胡金銓、李安、侯孝賢,如何翻轉女性在武俠電影中的地位,並精妙剖析「武俠」電影中經典的「江湖」元素:竹林、客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