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與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舉辦「圖書館資訊組織基礎訓練」研習班,課程包括:資訊組織概論、編目資源應用、記述編目等。
周益忠教授精闢地剖析黃山谷詩作風格,語淺情深,道盡朋友間的深厚情誼,讓聽眾體會黃山谷如何在思親憶友的友情詩中,不僅療癒了困頓的生命旅程,還意新語工,成就其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觸碰的溫暖(10分鐘英文版)
主講人劉興華先生,搖籃本指歐洲1450年代活字印刷術發明後到1500年間所印製的書籍,本演講介紹古騰堡聖經、托勒密《地理誌》、科貝格聖經、年鑑補遺、尋愛綺夢,精采可期。
祁立峰主講。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贈答詩,透過文學史發展的脈絡介紹,希望聽眾對魏晉南北朝的詩歌有更深刻的認識,並體會六朝詩歌如何成為唐詩的養分,開創唐詩盛世。
顏崑陽教授勉勵大家讀詩要能體會詩人的生命體悟,不能把詩人當作客觀的對象,進入詩人主體,融入自己的既有經驗,才能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康豹(Paul R. Katz)主講。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莫達夫(David Mozina)主講。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梅林寶(Mark Meulenbeld )主講。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張珣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