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閱讀講座「鯥鰼𩶯魮鰩,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第5場於4月26日登場,國家圖書館團隊特別移師到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邀請知名海洋作家廖鴻基老師擔任主講人,由本館王涵青館長以及海生館溫志宏館長共同主持。廖鴻基老師以一張又一張的圖片敘說著關於海洋的故事,也以簡短的文字段落呈現人與海洋的關係,以...
2025年第2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衛星安全、地緣競逐與歐盟整合之未來(Satellite Security,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
2025春季閱讀講座「鯥鰼𩶯魮鰩,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第4場於4月12日登場,邀請Podcast節目《就決定是你了!松松》的主持人松松與拉亞擔任主講人,本場講座主題為「如何打造吸引人的Podcast」,由以分享自然生態及動植物趣聞為節目特色的松松與拉亞分享完整的創作與執行流程。兩人以「海洋生命的...
2025春季閱讀講座「鯥鰼𩶯魮鰩,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第3場於3月29日(星期六)登場,邀請洪淳修導演主講「那些海洋教我的事」,洪導演帶領聽眾探索他獲獎紀錄片《刪海經》背後的故事。這部耗時五年完成的紀錄片,以金門在地人的視角切入,聚焦一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奇特古生物—鱟。深入探討金門後豐港地區,...
2025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科技自主權、新領導與歐盟整合之未來 (Tech Sovereignty, New Leadership,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本場次論壇於...
2025春季閱讀講座「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系列講座第1場於2月22日登場,邀請鹿憶鹿教授主講「鯥鰼𩶯魮鰩―《山海經》中的奇幻魚世界」,鹿教授引領讀者探索《山海經》的淵源來歷,讓大家初步理解《山海經》究竟是怎麼樣的一部作品,而它的特殊之處又在哪裡。《山海經》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奇書,內...
2024年冬季閱讀講座以「紙的科學」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講解紙在科學上的應用,激發讀者學習新知識及閱讀相關書籍的熱情。本系列的第二場講座於11月16日登場,邀請蔡斐文教授以「紙文物的養生科學:迷思與矛盾」為題,主題內容主要是針對目前紙質文物的保存觀念與保護過程所面臨的挑戰,必須根據現況、資源等因素,決定處理方法。同時說...
建築設計的核心在組織空間與形塑空間。組織空間的思考著重「聯繫」,形塑空間的思考著重「區隔」。摺紙的過程是不斷進行「區隔」的過程,每一摺就會創造新的分區;每一條摺線,是分區的邊界,也同時是分區之間的聯繫。此外,「摺」讓平面的紙立體化,能圍出空間,以及增加紙的結構性,是「摺版構造」的基本概念。因此,以「摺」為主的思考,是常...
本演講介紹電子紙技術的工作原理、智慧閱讀體驗、環保效益、跨領域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探討臺灣電子紙產業發展及其對全球綠色未來願景的影響。推動電子紙技術的普及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廣的共同努力。通過選擇使用電子紙產品,我們每個人都能為節能減碳和環境保護盡一份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電子紙技術的應用,為永續地球貢獻力量。
2024年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當前歐盟政經發展之挑戰」(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Times of Crisis),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本場次論壇於12月13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