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演講除了分析小說在懷舊之外的意義、說故事的方式,也將探討這些改編文本所採用的策略,如何讓它們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和效果。
本講座透過黃春明的〈蘋果的滋味〉和萬仁同名的改編電影為例,釐清小說跟電影的在美學表現上的差異。小說是以文字書寫為媒介的單一媒體,而電影則結合了視覺、聽覺、表演等多元媒介的混合型藝術。
本場講座由向陽教授帶領讀者領會臺語詩之美,他特別提到臺語是他的母語,「用臺語寫詩,會當加添臺灣詩的芳味」,講座中與現場讀者分享自己所創作的五首臺語詩:〈阿爹的飯包〉、〈阿母的頭鬘〉、〈世界恬靜落來的時〉、〈秋風讀未出阮的相思〉以及〈咬舌詩〉,這些詩不斷地被傳唱,配上動人的音樂,首首都是繞梁三日的「歌詩」。
2023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強權政治下的歐洲整合:機會與挑戰(Europe in a New Era of Great Powers Competi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
女詩人林冷:「才是三月,也綠得夠深了/ 那是我思想的裙角/ (她從鎖住的禁園裏逃出來)/被揚掛在多枝節的樹椏上」。透過洪淑苓教授精彩的講解與感性地朗讀詩作,讀者可以從紙面上看到女詩人如何為自己發聲,擺脫既有的「主婦」或「公主」的形象,期許生活在一個更公平的社會。這樣一來,「思想的裙角」就能跟著詩歌一起逃逸於種種枷鎖,裙...
青春美好而易逝,傷春傷懷也因此是詩歌常見的主題。北宋女詞人李清照傷春,而有「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感嘆。詩人席慕蓉,她認為「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只因為「無論我如何地追索/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這是詩人走過青蔥歲月、回首青春的唏噓。本場講座由李癸雲教授帶領讀者感受...
透過孟樊教授精闢的講解與感性地朗讀詩作,讀者更清楚動物詩的獨特性,唯有放下以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我們仔細地觀看並傾聽動物,進一步去思考動物到底想說些什麼,最終才能理解動物對於新詩的重要性。
透過陳芳明教授精闢的講解與感性地朗讀詩作,讀者更清楚楊牧詩中的美學與人生哲理。
李教授引領讀者進入日治時期的臺灣新詩,由於當時的殖民背景,詩人創作時不免徘徊在殖民母國與文化母國之間,因而形成獨特的文學風貌。例如在詩文中,常常中文和日文並行,詩句不拘長短,詩藝和詩旨多元,抗爭和妥協的主題紛呈。
觸碰的溫暖(6分鐘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