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說愛讀西洋文學】趙恬儀老師在演講中介紹《紅晚裝 一九四六》及《浮橋》兩部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並從這兩部小說的內容剖析艾莉絲孟若作品的特點。“I want my stories to move people, I don’t care if they are men or women or children.”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圓滿閉幕。六場次活動邀請到 18篇作者,分就經學、出土文獻兼談文字學、語言學、古典文學、近現代文學、臺灣文學、臺灣史、明清社會史、思想史、性別史、醫療衛生史、藝術史、先秦諸子、宋明儒學、佛學、道教與民間信仰及國際漢學等學科領域進行報告。論壇亦邀請到李奭學教授、鄭毓瑜教授、黃...
【游於藝—傳統文化美學】陳教授廣蒐博采,以大量的文獻及圖片為輔助,除了解析麻將的身世;更不忘帶領大家轉換視角,一窺麻將如何在20世紀初期征服西方,乘著東方主義的想像交織著異國情調的浪漫為由,搖身一變為中國古老智慧的精華,登上了英美通俗文化的新寵寶座!
王老師帶領我們重新思考外文研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西洋文學與思想如何在落地轉譯的跨國行旅中成為我們的「外文研究」?外文學者作為文學思想的譯介,如何面對殖民現代性跳脫自由人文主義的框架?王教授也講述到兩種不同的文學論點:文藝評論家夏濟安(1916-1965)的文學現代主義,與邱貴芬教授提出的臺灣主體性論述。
有關臺灣漢學發展歷程,追溯其根源與傳統,學者倡議研究年代斷限各有所本,實為臺灣之特色。此次為慶祝漢學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中心即以「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為題,邀請文、史、哲等各學門重要學者,就各領域之研究亮點,且於國際學術舞台具有相對優勢之部分,回顧學術發展,藉以呈現臺灣人文學界豐碩成果,並前瞻未來走向...
2021年第4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永續發展、勞動人權與歐盟共同貿易政策」(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bour Rights and The EU’s Trade Policy),首次與勞動部共同籌劃,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法律、勞工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歐盟勞動人權、永續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
【NBINet_編目新近發展趨勢】鑒於國際編目發展迅速及為促進編目人員的專業知能,本次教育訓練內容以編目新近發展趨勢——鏈結資料為主。陳淑君博士分享語意網世代鏈結資料於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可能的應用,並提供許多國內外案例。
鄭教授強調社區參與,圖書館員必須深入社區,對社區有深刻了解,透過社區所擁有的資產和資源,可以利用3個H作為工具,即是Hands(Skills)、Head(Knowledge)、Heart(Passion),並繪製你所在社區的資產圖,建立一個你所在社區內的社會服務機構清單,包含緊急應變、住所、飢餓、貧困以及公共衛生。
2021年第3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數位策略、振興計畫與歐盟政經整合(Digital Strategy, Recovery Plan and the Future of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
主持人曾館長表示:未來的圖書館,將會是把圖書館資料推向網路世界的新世代,而鏈結資料、鏈結開放資料、知識本體及語意網的發展,有望將圖書館資料與網路上的資源進行串連,以提供更好的資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