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經經樂道——經典導讀」第六場文學講座,邀請名重一時的建築家漢寶德教授,以「明清之交的知性美學」為題,帶領滿場的讀者來賓,從生活的美學切入導讀《閒情偶寄》,引導讀者對照古今生活品味,從而進入李漁所創造的美學世界。
每個漢字,都像是一個個值得認識的朋友,有著無窮無盡的生命質料,一旦求取,一定會出現說也說不完的故事。11月6日午後於國家圖書館演講廳,張大春重新解說漢字,讓看似工具的文字變成懷帶情感的故友。期待與聽眾一起重新理解那些我們以為熟悉的字,不離開生活情境,彰顯了文字的親切與樂趣。
《老殘遊記》是劉鶚寄喻甚深的經典作品,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政治小說,也是晚清小說中最有價值的一部作品。10月22日「經經樂道——經典導讀」第五場文學講座,特別挑選《老殘遊記》,邀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柯慶明教授,以「現代前夕,對傳統社會文化的回眸返顧」為題,帶領滿場的讀者來賓,從膾炙人口的「遊記」書寫...
10月1日週末的午後,「民國一百‧讀享『經』彩」系列活動之一「經經樂道——經典導讀」第四場文學講座,特別邀來了國內學界中以浸淫「三言」之研究而馳名的王鴻泰教授,就明末馮夢龍編寫的著名世情小說集——「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及《喻世明言》)為題材,帶領現場滿座的來...
西元13世紀,義大利的馬可波羅 (Marco Polo,1254-1324)從威尼斯到了元朝時的中國,領略了中國風土、民情的繽紛瑰奇,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與記錄——《馬可波羅遊記》,該書成為歐洲人認識東方文化的起點。相距720餘年後,同樣的場景再次重現,這次出發的是威尼斯大學副校長薩巴蒂尼(Mari...
9月24日週末的午後,秋意漸濃,「民國一百‧讀享『經』彩」系列活動之一「經經樂道——經典導讀」第三場文學講座,由鑽研唐代文學極具聲名的呂正惠教授,以「唐代文學的奇花異草──『唐人小說』」為題,帶領現場來賓一齊閱讀與唐詩同享歷史盛名的另類文學作品──唐傳奇。
由趨勢教育基金會和國家圖書館共同策畫主辦之經典趨勢講座,9月18日邀請馬叔禮教授主講「李清照-千古文壇 女兒心事 獨說予天下人知」,娓娓道來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於北宋和南宋時期的佳作,訴說其浪漫唯美的一生;雖然已是900年前的作品,卻如同今日所碰觸到的萬種感情生活,歷歷如在眼前,使全場逾300位聽眾領悟到經典文學跨越時空之...
九月微涼,9月17日週末的午後「民國一百‧讀享『經』彩」系列活動之一「經經樂道——經典導讀」第二場文學講座,特別邀請在飲食領域學有專精,現任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的林明德教授,以「茶‧民俗‧《茶經》」為題,與現場來賓們一齊欣賞有「茶聖」之稱的陸羽集畢生精力所撰寫的《茶經》一書,重新領略...
「經經樂道——經典導讀」文學講座,首場於9月10日(週六)下午於國圖簡報室舉行,特別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王明蓀教授,以「北宋都城汴京」為題,導讀宋朝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一書。
由國家圖書館與警察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的【國家圖書館‧空中博覽會】節目,9月19日播出「留聲迴音-好好看、好好聽的影音資料」。本單元介紹國圖影音典藏中廣播錄音與老唱片等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