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同行──品味西洋生態文學」系列講座第五場,邀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現代語言文學系副教授張嘉如副教授演講。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謝聰輝主講。
蔡振興教授主講。以日本動畫片《少女的奇幻森林》及《魔法公主》為例,並進一步提到生態論述研究的波段理論,臺灣也開始有態論述研究及自然書寫。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潘君亮主講。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本場為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講。
冬季閱讀講座第三場:蔡淑芬主講。帶領聽眾進入奇幻與寫實之間的地海世界。
以「2018 年歐盟政經發展之回顧與前瞻 」為主題,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今年歐盟發展進程與未來重要議題發表論文。
為促進臺灣本土道教研究與世界的對話,本館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於今年11月29日起,於該校總圖書館邀請國際道教研究權威學者李豐楙教授擔任臺灣漢學講座。
謝爾蓋教授以《正統道藏》全文資料庫,搭配常與非常、本相與變相、謫凡神話基本結構、人與神互動等觀念,幫助研究者更瞭解早期道教歷史以及中華文化中的宇宙觀、冥府觀、罪罰觀和天條觀。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人文藝術學院方博源(J. Michael Farmer)副教授分享研究成果,為什麼同樣「謝病」,有些人得以保全身家,有些人卻得傾家蕩產,甚至最終招致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