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4年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12月13日)
  • 2024-12-13
2024年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12月13日)
2024年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當前歐盟政經發展之挑戰」(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Times of Crisis),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

本場次論壇於12月13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兼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主持,由葛凱達代表(Kadar Gergely,匈牙利貿易辦事處代表)進行專題引言,並邀請卓忠宏教授(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學系歐洲研究碩博班教授)、林子立副教授(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廖林麗玲副社長(銳傳媒副社長、前駐德記者)、張孟仁副教授(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及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副教授兼系主任)、吳巨盟助理教授(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依序發表,並由連賢明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政大財政系特聘教授)擔任與談人。

葛凱達代表的專題引言介紹匈牙利政府的行動與觀點,匈牙利位處歐洲邊陲,過去一千年來致力融入歐洲體系。在1999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期望達到歐洲標準的生活品質,但過去30年太關注政治與法律改革,經濟發展沒有跟上歐盟的平均,而貿易過於依賴德國與奧地利。2020年代後開始尋求貿易夥伴多元化,與韓國、中國、日本、台灣及印度發展合作。同時,推動與東歐及巴爾幹地區的合作,增強區域連結。匈牙利倡導歐洲自主,強化歐盟競爭力以減少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並推動農業發展,利用國土的2/3為平原的地理優勢。此外,匈牙利提倡提升國民生育率,實現歐洲憧憬,而非依賴移民。

張台麟教授的引言指出,2024 年接近尾聲,國際局勢充滿變數。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其政策對全球政經秩序的影響備受關注;俄烏戰爭進入新階段,川普提議立即停戰並展開談判;中東局勢因敘利亞政權垮台更加緊張;韓國的短暫戒嚴引發政局動盪。歐洲方面,12 月 1 日歐盟新領導團隊上任,范德萊恩主席的連任受到高度期待。
歐盟近期的政策重點包括前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德拉吉於 9 月發表的《歐盟競爭力:展望未來》報告,以及 10 月由范德萊恩委託芬蘭前總統倪尼斯托主筆的《強化歐洲軍民戰備報告》,該報告提出加強歐盟應對危機的準備,是未來政策的重要指標。此外,德、法、義等歐盟大國領導者面臨多重挑戰,而匈牙利擔任歐盟部長理事會輪值主席期間的作為更引發廣泛關注。
匈牙利在歐盟整合中扮演特殊角色,其領導人的策略和行動常引發爭議,對歐盟的影響深遠。今天的論壇將聚焦匈牙利的基本策略及其與歐盟的關係,並邀請匈牙利貿易辦事處葛凱達代表(Kadar Gergely)分享專題引言,探討歐盟的最新政經發展和未來走向。

卓忠宏教授發表〈川普 2.0 - 歐盟唯「美」路線走向觀察〉,探討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後,美歐關係面臨重大挑戰,包括國際多邊體制、貿易政策、北約安全合作和對中政策的分歧。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削弱美國對國際機制的支持,加劇全球不穩定性。貿易方面,川普的保護主義與歐盟的碳邊境稅等措施可能導致更多摩擦。此外,川普主張退出北約並迅速結束俄烏戰爭,將對歐洲安全帶來深遠影響,迫使歐盟加強自主防務能力。
面對美中競爭加劇,歐盟試圖在兩者間尋求平衡,採取「去風險」而非全面對抗的對中政策。同時,歐盟強調綠色轉型、技術創新及戰略自主,提升在全球格局中的影響力。
總體而言,川普主義的回歸可能促使歐盟在安全、經濟和對外關係上更為自主,但短期內仍需依賴美國,並在國際格局變化中扮演平衡者的角色。

林子立副教授發表〈歐盟如何應對川普 2.0 時代:解析強化歐洲軍民戰備報告〉,探討川普再度執政與美國可能退出北約,促使歐盟重新評估其防務與安全策略。面對烏克蘭戰爭及美中競爭,歐盟亟需強化自身軍民一體的戰備能力,以應對高風險、不確定的國際局勢。由芬蘭前總統尼尼斯托主導的報告提出,歐洲應採取全災害、全政府和全社會的準備方式,加強軍民合作及自主防務,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歐盟需協調內部分歧,重視國防支出並推動國防工業發展。以波蘭為代表的前線國家要求加強邊境防禦和空中監視,凸顯歐洲需獨立應對俄羅斯威脅。同時,美國的關稅政策與其對歐洲安全的交易性承諾,要求歐盟在戰略自主與跨大西洋關係中尋求平衡。
未來歐盟的安全架構將依賴集體合作與戰略自主。這份報告認為歐盟唯有正視自身戰略缺陷並善用全球夥伴,方能在日益兩極化的國際秩序中維護區域穩定,實現安全與繁榮。

廖林麗玲副社長發表〈德國紅綠燈政府瓦解之警訊與挑戰〉,討論 2024 年秋季,德國因德東三邦選舉結果掀起政治地震,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部分邦成為第一大黨,震驚全國。紅綠燈聯盟(社民黨、綠黨、自民黨)執政期間因內部爭吵與政策無力處理難民、經濟衰退等問題,支持度急劇下滑。11 月,預算案分歧引發聯盟解散,提前於2025年2月大選。執政不力和內部分裂使該聯盟成為德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政府。
德國面臨內外挑戰:經濟衰退創 20 年最差紀錄,能源危機與失業問題嚴重,汽車工業等支柱產業陷入困境。國際上,美國川普政府重掌權力增添不確定性,北約穩定性受威脅,歐盟龍頭地位動搖。德國需平衡與美國關係,減少對其依賴,並重建經濟與內部信任。極右派 AfD 的崛起及其政策立場令人擔憂。雖未被主流政黨接受,卻顯現民眾對現狀的不滿。未來新政府需應對經濟低迷、社會分裂、外交挑戰,努力在動盪中尋求穩定,重塑國內外信任,避免「歐洲病夫」的重現。

張孟仁副教授發表〈盤點 2024 年義大利對外及政經發展之挑戰〉,探討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面對內外挑戰,其執政穩定性與政策轉向備受關注。在移民問題上,梅洛尼推動與阿爾巴尼亞合作設立難民收容中心,並尋求歐盟支持,但遭遇國內法院阻力。她提出優化移民母國經濟的「阿爾巴尼亞模式」,致力於減少非法移民並促進合法移民。
對美國與歐洲關係,梅洛尼積極回應川普回歸,展現右派聯盟的合作意願,並在烏克蘭、中東問題上表態支持西方陣營,強調提升北約軍費及歐洲防禦自主性。同時,她尋求平衡中美之間的貿易與戰略需求,與中國重新建立關係以縮小貿易逆差,並對中國的技術與人權問題保持警惕。
在全球戰略布局方面,義大利參與北約和 G7 的討論,與日本合作發展新一代戰機並深化印太參與。梅洛尼試圖將義大利定位為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戰略樞紐,同時兼顧國內外經濟發展與外交穩定,顯示其務實與多元的治理方式。

吳巨盟助理教授發表〈匈牙利政治轉型與民主變遷:從總理奧班的執政風格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的作為來觀察〉,探討匈牙利自 1989 年民主化以來,逐步建立民主制度並成為歐盟成員。然而,近年來在總理奧班的強人領導下,國內民主退化,2020 年後更被評為「選舉式獨裁政體」。奧班主張「非自由民主」,以民族利益和基督教價值為核心,推行反移民政策、限制新聞自由及司法獨立,並推出具爭議的修憲和選舉改革,鞏固自身權力。
2024年7月,奧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推動「和平使命 3.0」等政策,但在烏克蘭戰爭和移民議題上的立場與歐盟背道而馳,導致內部矛盾升級。他試圖整合歐洲極右翼勢力,進一步挑戰歐盟核心價值。奧班的作為反映匈牙利與歐盟之間的深層次衝突,並突顯歐盟在應對成員國民主衰退時的制約力不足。
歐盟目前採取《歐盟條約》第 7 條制裁機制、凍結預算補助及司法訴訟等手段應對匈牙利問題。然而,內部分歧和東西歐發展不平衡加劇了政策推行的挑戰。匈牙利的民主退步突顯歐盟在平衡民族主權與共同價值間的困境,若無有效解決,可能動搖歐盟整合基石並助長其他成員國仿效。

與談人連賢明院長,從經濟面向討論歐盟事務。歐盟近年來面臨多重經濟挑戰,其經濟成長動能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疲弱。歐洲以傳統產業為主,如精品、汽車和旅遊業,但轉型能力有限,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環境。此外,AI等新興科技產業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但歐洲在此領域進展較慢,與美國和亞洲相比處於劣勢。雖然歐盟重視資料保護與隱私,但也一定限制了科技產業的發展。
俄烏戰爭進一步衝擊能源供應,加重經濟負擔。歐盟援助烏克蘭、處理難民以及應對COVID-19疫情等國際事件,均對經濟體制構成壓力。而歐盟架構下,各國對重大財政支出需經長時間協商,快速應對能力不足,影響整體效率。同時,歐洲政治主張日趨極端,中間派勢力減弱,導致政策制定與折衝更加困難,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此外,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如加稅與產業鏈內移,也對歐洲傳統出口國(如德國、義大利)造成壓力。

結束發言後,張台麟教授感謝與談人連賢明院長從全球經濟切到歐洲經濟發展,還探討歐美未來貿易糾紛的問題。非常感謝發表人、與談人以及在座的各位,以及先前匈牙利的葛凱達代表,在年尾之際祝明年新年愉快。

本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合作舉辦之歐盟論壇,歷次實況錄影內容已陸續上傳至本館數位影音服務平臺 (網址:https://www.ncl.edu.tw/movielist_200.html),本次論壇影音內容已開放觀看。
  • 圖1-本論壇主持人、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
    圖1-本論壇主持人、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
  • 圖2-主持人-張台麟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圖2-主持人-張台麟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 圖3-葛凱達(Kadar Gergely,匈牙利貿易辦事處代表)
    圖3-葛凱達(Kadar Gergely,匈牙利貿易辦事處代表)
  • 圖4-卓忠宏(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學系歐洲研究碩博班教授)
    圖4-卓忠宏(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學系歐洲研究碩博班教授)
  • 圖5-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圖5-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圖6-廖林麗玲(銳傳媒副社長、前駐德記者)
    圖6-廖林麗玲(銳傳媒副社長、前駐德記者)
  • 圖7-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及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副教授兼系主任)
    圖7-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及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副教授兼系主任)
  • 圖8-吳巨盟(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圖8-吳巨盟(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圖9-連賢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政大財政系特聘教授)
    圖9-連賢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政大財政系特聘教授)
最後更新時間: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