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攜手合作-共創中文文獻數位化高峰
  • 2010-11-03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暨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11月3日下午的議程有來自香港、澳門、德國及臺灣等地的學者專家,提出五篇主題報告,分別鳥瞰當地中文文獻數位化發展現狀。   遠道而來的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周原館長及深圳圖書館吳晞館長分別擔綱主持。首先發表的是〈香港地方文獻數碼館藏:香港圖書館及其他相關機構數碼化建設調查〉,係由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劉淑芬,與現職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陳世斌主任接力報告,以該館與香港公共圖書館新近完成的問卷調查結果,探討香港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和其他相關機構數位化現況,以及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研究所得將彙編成《香港地區數碼典藏目錄》,作為發展數位資源共建共享之參考。   澳門大學圖書館王國強助理館長報告〈澳門圖書館館藏資源數位化的特色與發展現況〉,強調澳門處於中西文化交流窗口的歷史角色,其文化特色別具風味,十分值得珍藏與推廣,應及早蒐集網路與民間的各式資料,以便有系統地保存與利用。德國國家圖書館東亞部馬君蘭博士的報告,說明德國正急起直追,希望藉由大規模的古籍出版調查及數位化書目的建置,讓典藏在德國的中文書籍重見天日。   主題報告中有二篇係介紹台灣地區中文文獻資源現階段成果者,其一為中研院李德財院士及「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辦公室專案經理陳淑君共同完成的〈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之回顧、現況與展望:以台灣為例〉,介紹國家科學委員會所推動的,唯一以人文學科為導向的國家型科技計畫,展現數位資源跨界、跨領域、跨學科整合的精彩成就。其二為本館顧敏館長與宋美珍編輯報告〈數位資源的典藏管理與知識服務〉,以本館新近完成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獲選加入「全球博碩士論文聯盟」(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NDLTD)為例,說明面對資訊世代,本館將兼顧「學術研究、公共服務、國際交流、人文關懷」四大面向,促進中文文獻數位內容服務平臺的匯流與整合,以加速知識的分享、利用與加值,再造圖書館事業在人類文明中的世紀價值。吳晞館長最後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期許參與中文資源數位化的機構,都能為傳統中華文化發揮新價值貢獻一己之力。   大會綜合討論,係由臺灣藝術大學莊芳榮副校長主持,他對圖書館同道們服務知識界的熱忱與努力,敬致感性的謝忱。現場與會人士同聲呼籲,期望各合作單位能集結眾力,秉承共建共享的基本精神,儘速建置「全球中文文獻單一入口網」平台,匯集當前各館數位成果,開放給全球讀者分享利用,共創中文文獻數位化之高峰。
最後更新時間:2012-05-21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