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揚帆人類文明新世紀—國圖成立「太平洋研究室」
  • 2010-04-15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最大的海洋,沿海分布著40多個國家和尚未獨立的島嶼,其陸地面積佔世界陸地面積的46%,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40%,擁有全球50%以上的GNP和近1/2的世界貿易總額,其中為促進亞太各地區之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所成立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目前有21個成員經濟體,APEC的GNP約佔世界的60%、貿易量約佔世界的47%,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已是世界所默認,太平洋地區的未來發展將牽動著世界格局。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及太平洋西岸,具研究太平洋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語言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優勢,適值紀念利瑪竇逝世400週年,國家圖書館成立「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可說是因緣際會,意義非凡。 利瑪竇是首位精研中國文學的西方學者,其著述對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對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韓國)認識西方文明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後的漢學家耶穌會士,也延續利瑪竇傳愛世人的人文關懷精神,累積豐富的人類知識研究成果。由國家圖書館籌劃已久的「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值此利瑪竇逝世400週年,全球各地都在為這位對世界跨文化及宗教的溝通有極大貢獻的儒士進行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之際,透過與台北利氏學社簽約合作,將5萬餘冊利氏學社圖書永久寄存於國家圖書館供眾閱覽外,並成立「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國家圖書館計劃在既有珍貴的利氏學社圖書基礎上,規劃相關系列的學術活動,也研究將部分珍貴的利氏文物書刋予以數位化,為這位集天文、數學、地理、語言家於一身的西方儒士的知慧傳授於世代人類,這項理念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及文化界的一致讚賞及高度肯定。國家圖書館在對利氏學社寄存的書籍進行燻蒸及編目時發現,書籍中不乏有百年歷史者,或屬絕版且未經複製者,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格外謹慎,避免讓書籍受到任何損害。利氏學社收存的書籍學科分類上,涵蓋了哲學、宗教、自然、科學、社會、史地、語文、藝術等類目;在書籍的語文方面,包括了中文、英文、義大利文、法文及部分東南亞國家語文等。顯現了耶穌會士除傳教之外,對研究及傳播人類知識抱持著高度關懷。利氏學社收藏的書籍,兼具時間的縱深及學科的廣度,深具典藏價值,對深化未來與太平洋有關之歷史、文化、語言、社會、經貿發展研究甚具助益。 此外,南島民族向來是太平洋研究的重要一環,學界對南島民族的起源採「臺灣說」及「中國東南方說」兩種主張,而這兩個地區自始即是耶穌會士傳教的重心,在大量的利氏圖書中,包含了漢學家耶穌會士以羅馬拼音翻譯之中國地方語言及臺灣原住民族母語,不僅豐富南島民族研究的史料,也補足太平洋研究範圍的完整性。 在國家圖書館顧敏館長及核心工作幹部日以繼夜努力下,這間位於國家圖書館六樓、佔地128.7坪、採中西文化交流裝潢格局的「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即將在本月16日(星期五)與臺北利氏學社共同揭幕,當天安排「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啟用典禮」及「利瑪竇逝世400週年紀念展覽 」,享譽國際漢學界的比利時魯汶大學Nicolas Standaert教授也應邀於當天下午4點演講「歐洲和中國之間的圖片傳播」。受到國內教育文化界的重視,除教育部、外交部外,義大利經貿辦事處、教廷駐華大使館等國使節及中外媒體,屆時也將出席,盛況可期。
最後更新時間:2012-05-21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