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8月24日寰宇漢學講座邀請畢茉莉(Marie Bizais-Lillig)教授演講
  • 2017-08-11

時間:2017824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講人:畢茉莉(Marie Bizais-Lillig,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講題:誰欲學詩而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乎? 

主持人: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摘要 

《詩經》常被稱為《詩三百》,因為其語言的古典性和經典化,歷史上不乏對詩經的內容詮釋編注之作。其中一派詮釋者乃是根據孔子在《論語》中的言論:「學詩而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此派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庫全書》所記載的兩本博物學著作,即三國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及明朝毛晉的《毛詩陸疏廣要》。

上述兩本書跟唐代以來的類書有很多共同點,例如統整了詩經關於不同主題的各種文章、文句。但在結構與順序其差別也非常明顯,它們跟《詩經》的連結性也不好界定:《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的編排順序與《詩經》的篇目不大一致,而兩書的內容也少著墨在闡釋詩歌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了解他們的用法、目的和意義呢?

畢教授的演講將藉由此兩部作品,所提供的特殊的《詩經》閱讀方式,來探討閱讀文章——特別是詩歌、文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他們證明讀者以文章為本,會從文中自由地延伸自己的關注焦點。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閱讀過程有規則及限制,這兩部作品則對於此看法提出反證。

講者簡介

畢茉莉(Marie Bizais-Lillig),法國籍,畢教授係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畢教授對詩經、詩學、文心雕龍等古典文學及文學批評領域,有深刻研究。2010年曾獲駐法國代表處文化組推薦「臺灣研究訪問學者計畫」,前來國家圖書館發表「淺析《文心雕龍》關於體裁與風格的術語——『體、風、骨』」演講。本次獲外交部「臺灣獎助金」獎助,於本中心駐點研究,研究主題為「The Hermeneuties ofthe Shijing」。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漢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ccsenews@ncl.edu.tw

 

  • 海報
    海報
最後更新時間: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