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大手牽小手 一起來體現臺灣早期生活
  • 2009-11-30
「歲月的容顏,時代的見證——何慧光攝影展」 國家圖書館於11月30日上午10時30分假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二樓藝廊舉辦名攝影家何慧光先生「歲月的容顏,時代的見證——體現臺灣早期的生活」攝影作品展。共展出79幅呈現70年代臺灣農村生活實況的攝影作品,還有27部何慧光先生所收藏的古董相機,珍貴難得。同時何先生並慨贈Rollei Flex—Rollei及Super Ikonta BX古董相機二台,供本館永久典藏。本館吳英美副館長代表接贈,並稱許何慧光先生以精湛的攝影技術,留存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記憶,記錄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一張張的攝影作品,讓有共同經歷過的人們,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重溫那段人與人,人與土地的親密情感,在觀賞當下,臉上的皺紋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如童稚般的臉部線條。 上午10時起,賓客陸續湧入會場,刻意放低音量的交談聲,掩不住重拾兒時記憶的興奮之情,「你看,現在的牛,角有那麼大,那麼彎嗎?我們小時候還經常坐在牛背上呢!」、「小時候最愛看娶新娘子了,以前新娘子是沒有敬煙或敬酒的。」是作品充分展現「攝影就是在瞬間,將事物的內涵和表現同時呈現,並且融入生活中。」的觀念,讓何慧光先生的作品雅俗共賞;是因為那曾經是人們共有的生活記憶,所以牢牢的抓住了我們的情感。在「給阿爸送飯」這幅作品,觀賞的人讚嘆:「怎麼那麼巧?挑著扁擔來給辛苦墾地的阿爸送飯,遠處小孩的身影正好就在高舉的鋤頭之下。」那是何慧光先生高明的構圖技巧,作品中令人動容的父子親情無可挑剔的表現在攝影藝術中。 臺灣大學土木學系洪如江教授致詞表示:「攝影的重要性還不只留存記憶而已,陳述事實真相的力量更甚於文字,很少人知道攝影對科學發展的幫助很大,當年發現DNA的結構,千言萬語的文字描述不如一張照片,讓不懂科學的人照樣能清楚而明白的明瞭,所謂的螺旋狀結構就是如此這般。」影像說話的力量不亞於文字,可見一斑。 是怎樣的經濟條件、怎樣的困苦環境、怎樣的樂天知命,造就那一代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時序進入歲末年終,趁著冬陽日暖的時節,牽起爺爺奶奶的手,走一趟國圖藝術暨視聽藝術中心,欣賞何慧光先生的攝影作品,讓影像的力量再次築起久違的親密情感。 本展覽展期自即日起至2010年元月31日,星期二至星期日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於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展出(地址:台北市延平南路156號,每星期一閉館)。 圖一:何慧光先生(圖左)慨贈二部古董相機,由國家圖書館吳英美副館長(圖右)代表接贈。 圖二:國家圖書館為答謝何慧光先生(圖左)慨贈古董相機二部,由吳英美副館長(圖右)致贈一面感謝狀。
最後更新時間:2009-11-30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