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本館推出「臺灣的故事:清法戰爭中的戰鴿」畫展
  • 2016-11-18
本館推出「臺灣的故事:清法戰爭中的戰鴿」畫展

    本館特選兒童繪本大家李如青的史詩力作《勇12:戰鴿的故事》16幅彩墨大畫,自11月22日(週二)起至12月25日(週日)止於本館閱覽大廳及樓層川堂推出「臺灣的故事:清法戰爭中的戰鴿」畫展,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呈現19世紀末臺灣軍民奮勇抗敵的歷史。 「勇12」是一隻鴿子的代號,故事藉由這隻信鴿的傳遞消息進行鋪陳,一幅幅表現戰爭中的場景,最後信鴿達成艱難的任務。我們認為展出的雖是兒童繪本中的圖畫,但作者出色的水墨表現,一定令全體讀者同聲讚揚的,並且這樣的作品,富於歷史教育意義,這告訴我們,近代的臺灣也是從逆境中走過來的,大家應該自立自強,人助自助,團結一致,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1884到1885年臺灣面臨了一次嚴重的外患,法蘭西殖民帝國因為遠東的利益派遣戰艦強攻基隆,遭到頑強的抵抗,後雖登陸基隆街市,但遭守軍伏擊而退而未能得逞。後法軍再攻淡水,臺灣守軍及鄉勇早有準備,封鎖淡水河口,布防水雷,並於沙崙海岸築壘據守,力阻法軍進入臺北城,於是法軍在淡水河口搶灘,與守軍反覆衝殺,法軍死傷慘重。久攻淡水不下,法軍再攻基隆,再遭臺灣鄉勇擊退。另外基隆暖暖之役,法軍猛攻數日,亦無功而返;兩次月眉山之役,守軍岌岌可危,但仍阻敵軍於基隆河北岸,法國人直至戰事終了,始終未能跨越雷池一步。今日基隆埋骨異鄉的法國公墓,暖暖金山寺壕溝,碇內尖砲臺等就是當年戰爭留下的遺跡。

    李如青先生,金門人,國立藝專畢業。2007年開始繪本創作,目前出版的重要作品分別有《那魯》(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圖畫書獎)、《勇12:戰鴿的故事》(好書大家讀推薦好書)、《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紋山》(金鼎獎圖畫書類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旗魚王》(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不能靠近的天堂》(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以及《因為我愛妳》、《追風者》等書。2014年再發表《拐杖狗》,2015年第三度榮獲金鼎獎,並一舉囊括「圖書類出版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插畫獎」,是臺灣最出色的繪本作家。

 

展期:105年11月22日(週二)起至12月25日(週日) 期間開館日

展覽地點: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本館閱覽大廳

*入館參觀須符合本館入館相關規定,請參見 https://www.ncl.edu.tw/qa_20_105_1.html.

  • 李如青海報
    李如青海報
  • 4
    4
  • 3
    3
  • 2
    2
最後更新時間: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