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公開交流‧知識傳播全球
國家圖書館與臺北大學於5月13日假國家圖書館聯手肇辦「論文公開‧知識傳播」發表會,並首創授予「論文公開發表證書」的制度。透過博碩士生論文的公開發表與交流,奠定學術研究的基礎與知識的傳播。這也是國家圖書館繼將臺灣書目推向國際舞臺後,計畫將國內博碩論文研究成果推上國際學術界的第一步。
根據教育部《學位授予法》,國內各大專院校送交博碩士論文給國家圖書館,除作為國家文獻永久典藏,並將國內博碩士論文資料廣泛傳遞於全世界,供各界閱覽利用。而國家圖書館收集的論文涵蓋45至98學年度,建置於「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公眾使用,目前已超過50萬筆書目資料和12萬多本論文電子檔,並提供研究生線上即時建檔,97年共有一萬多位研究生上線建檔。現今更每日提供全球173國家/區域讀者20萬次檢索服務,及2萬本論文電子檔下載傳遞服務,為國內博碩士論文最佳國際學術傳播管道。
「論文公開‧知識傳播」博碩士論文聯合發表會是國立臺北大學與國家圖書館為達到資源共享、發揮支援學術研究功能的合作活動之一,論文發表人為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商學院、公共事務學院、社會科學院、人文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等6個學院應屆博碩士生17名發表進行中論文。本活動除提供論文發表平臺,亦鼓勵博碩士生將論文公開,並送存國家圖書館供公眾利用,提升學術研究力,增進知識擴散與流通。
2009年國家圖書館將服務觸角向外延伸,走入大學校園服務學子與老師,此次與臺北大學合作「論文公開‧知識傳播」活動,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表示:「知識就像『活泉』,越鑽研、越分享越能衍生新知識,論文公開正是知識分享的第一步。根據統計,授權國家圖書館全文開放論文被引用次數為不授權開放論文的兩倍,顯示論文送存國家圖書館並授權公開傳輸數位檔案,不僅創造知識傳播的互惠效益,更能促進學術研究與發展,大大提昇論文的知名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