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學系名譽教授丁愛博(Albert E. Dien)為著名美國漢學家,研究領域為「中國六朝史」(220-581)。丁愛博教授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 師從卜弼德( Peter A. Boodberg ) 教授, 博士論文題目: PEI CH’I SHU 45 : BIOGRAPHY OF YEN CHIH TUI (《北齊書》卷四十五〈顏之推傳〉)。就學間也曾向薛愛華(Edward H.Schafer)、趙元任等學術大師學習中國中古歷史、語言與文化 。1957-1959年丁愛博教授受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 Fellowship)獎助至臺灣留學,就讀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學習中文,當時結識擔其臺語家教的英語系學生丁淑芳小姐,1959年兩人於美國柏克萊結為連理。1961年史丹佛大學於臺灣設立中國語言教學中心(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簡稱ICLP),又稱臺北史丹佛中心,丁愛博教授獲聘擔任中心主任,中心創立之初編纂漢語教材,並出版《水滸傳字彙》漢語字彙表(Glossary for the shui-hu chuan ) 。1963-1964 年擔任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Inter-University Program for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Taipei) 所長。丁愛博教授先後任教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史丹佛大學, 並在1977年後多次至敦煌與考古地點進行調查與學術交流。1993年榮退後,先後獲得史丹佛大學「卓越終身成就獎」和臺灣師範大學「傑出校友」。
2022年10月21日,丁愛博教授捐贈其畢生收藏書籍五千六百餘冊於國家圖書館,惠澤學界。捐藏藏書包含中、英、日、俄語甚至蒙古、維吾爾等多元語言書籍,其領域涵蓋中國史、中亞史、宗教研究、漢語學習與教學、各類文物圖錄與考古相關研究等,突顯丁愛博教授研究之廣博。本次展覽從捐贈書籍中,挑選五大展覽主題:「六朝研究」、「物質文化」、「宗教研究」、「絲綢之路」、「漢語教材」,以展現丁愛博教授其廣泛蒐羅、擴展深度的藏書特質,讓讀者一窺國際漢學大師歲月累積的功力,更揭示早期西方漢學家突破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的艱辛與困難。
歡迎大家蒞臨參觀
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 日 ) 9am-5pm
(每週一休舘及國定假日不開放 )
地點:國家圖書館六樓利瑪竇與太平洋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