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14 再回首鄧雨賢「四月望雨」台語歌謠!
  • 2014-08-27

臺灣藝壇--回首--鄧雨賢

國家圖書館2014年舉辦「台灣藝壇-回首陳澄波.林玉山.鄧雨賢.黃土水」資料展,讓民眾在2014年的四季,深入了解台灣前輩藝術家的貢獻,不僅看見油畫家陳澄波,同時看見膠彩畫及水墨畫家林玉山、音樂家鄧雨賢,及雕刻家黃土水,今年適逢鄧雨賢逝世70周年,9月至11月國家圖書館特地在藝術視聽中心舉辦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資料展。

 

鄧雨賢畢生創作89首膾炙人口歌曲,作品曲式優雅,旋律朗朗上口,代表作為《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等四首台語歌謠,合稱為「四月望雨」。本資料展除特地規劃主題區,陳列相關圖書及視聽資料,也於「CD」欣賞區展示豐富的台灣歌謠,並播放相關視聽影片,讓參觀者直接觀賞。

 

浪漫與詩情伴隨「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1906/7/21-1944/6/11),度過燦爛卻短暫的一生,鄧雨賢於桃園龍潭出生,出身於客家名門望族,負笈日本東京音樂學院深造,研習作曲理論,1932年於永樂町(今之迪化街)的文聲唱片公司,以《大稻埕行進曲》、《挽茶歌》嶄露頭角,他驚人的才華,受到當時執唱片界牛耳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注意,1933年唱片公司文藝部長君玉,大膽預言鄧雨賢將會是提昇台語歌謠境界的先驅。

 

獲得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青睞的鄧雨賢,1933年陸續創作《望春風》、《月夜愁》、《老青春》等曲式優雅的歌曲,展現他驚人的才華,一時之間四方傳唱;翌年《雨夜花》、《青春讚》、《春宵吟》等曲問世,更是人人傳唱。1933年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譜曲的《望春風》,是二人首度合作,將既期待又不知所措的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而周添旺填詞、鄧雨賢譜曲的《雨夜花》更是經典名曲,當時人人都會哼「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並感受到曲子裡的失落與寂寥;其後幾年,鄧雨賢更以《滿面春風》、《碎心花》、《想要彈像調》、《四季紅》等歌曲,贏得「最受歡迎流行歌曲作家」的美譽。

 

當鄧雨賢持續創作台語歌謠之餘,也積極採集傳統的民謠與戲曲,作為他創作的題材,他認為從民間最底層淘洗出的文化結晶,最是純美動人,台語歌謠在日本皇民化運動的打壓下漸漸沈寂,鄧雨賢1940年辭去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職務,移居至新竹芎林的鹿寮,卻不及度過日據時期的最後一年,看不到台灣光復,就在1944611,不幸病逝於竹東長春醫院,與西洋音樂大師孟德爾頌.佛斯特同壽,因此也有人讚譽鄧雨賢是「台灣的佛斯特」。

 

鄧雨賢的創作,在時光長河裡,是珍貴的時代記憶,與情感的代言,鍾肇政曾評論鄧雨賢:「……那種優美、動人,且又純粹本土味的風格,太切合台灣人民的需要吧!……可以說,它們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台灣人的心靈之曲子。」歡迎喜愛台語歌謠的您,在今年9月至11月前來國圖藝術視聽中心(台北市延平南路156號,上午10-下午6時開館,每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TEL02-23612551),聽鄧雨賢的台語歌謠風情!201412月至20153月則由雕刻家黃土水畫下圓滿句點。

 

最後更新時間: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