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楊瓊瑩教授主講「社會、身分認同及偵探:從西班牙偵探小說談起」
  • 2017-12-16
楊瓊瑩教授主講「社會、身分認同及偵探:從西班牙偵探小說談起」

 

國家圖書館冬季閱讀講座,今年度再次與科林研發合作,以「眾生喧譁──西洋文學的人物角色」為名,邀請學界專家舉行6場系列演講,每場次以西洋文學中的各色人物為主題,分析導讀各類經典中的角色與性格面貌,包括冒險英雄、女性情誼與情慾、偵探人物、妖魔鬼怪、悲劇角色、Big Brother老大哥等。

本系列的第三場次於12月16日下午2時在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由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楊瓊瑩教授主講「社會、身分認同及偵探:從西班牙偵探小說談起」。活動首先由本館特藏文獻組呂姿玲主任主持開場,歡迎聽眾並介紹主講人楊瓊瑩教授。楊教授為西班牙拿瓦拉(Navarra)大學西班牙文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西班牙文學博士,近年致力於當代西班牙偵探小說研究,以及西班牙女性文學中的性別、身分認同、母性與空間等議題,並發表多種學術著作。


楊瓊瑩教授今日的演講,一開始先深入淺出地引領聽眾認識西方偵探小說文類的起源與發展,從「偵探小說之父」愛倫坡及「福爾摩斯」的創作者柯南道爾爵士談起,介紹偵探故事的基本元素,包括犯罪案件、辦案過程(腦力拼圖、偵探與警察的爭執)、破案(出乎意料的結局)等,同時也談及偵探主角常見的人格特質。接著楊教授闡述傳統英式推理小說、美國硬漢偵探小說兩種類型,進而帶出西班牙偵探小說的發展歷程。西國偵探小說在1970年代開始蓬勃,楊教授介紹十多位近代、當代作家,探討每位作家的寫作特色、所創造的主角及情節,應用前述兩種風格類型進行賞析,並深入討論作品中所觸及的社會議題,與批判或反思的內涵,例如:在地場景、風俗主義、文化他者、追求自我認同、後女性主義等。整場演說內容豐富,一氣呵成。而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有多位聽眾提出深度提問,楊教授也一一回應。

最後進行抽獎活動,獎品為楊瓊瑩教授親自推薦的文學作品中譯本,包括: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漫長的告別》(時報,2008)及《再見,吾愛》(時報,2011)、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Juan Gabriel Vásquez)的《聽見墜落之聲》(新經典文化,2017),由楊教授抽出的20位幸運讀者獲得贈獎。圖書獎品由科林公司提供。

本館近年持續推動四季閱讀,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的經典作品,提升全民的閱讀風氣。本系列第四場次將於12月23日登場,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主講「邪靈附身:從歷史到通俗文化」(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 主講人楊瓊瑩教授
    主講人楊瓊瑩教授
  • 楊瓊瑩教授與國圖曾淑賢館長合影
    楊瓊瑩教授與國圖曾淑賢館長合影
  • 呂姿玲主任主持開場
    呂姿玲主任主持開場
  • 聽眾深受演講內容吸引
    聽眾深受演講內容吸引
  • 講座會場一隅
    講座會場一隅
  • 贈書抽獎活動
    贈書抽獎活動
最後更新時間: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