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秋季講座第三場劉增貴教授主講「協紀辨方──擇日與中國古代禁忌」
  • 2017-09-09
秋季講座第三場劉增貴教授主講「協紀辨方──擇日與中國古代禁忌」

擇日與禁忌,普遍被常民百姓視為生活中趨吉避凶最基本的方式,亦是古代重要的民俗傳統之一。後人曾總結為兩大方面,即「協紀」與「辨方」,所謂「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因此時日禁忌實則反映人與天地協調的思想。不過,回望歷史,究竟有哪些禁忌確有其事?抑或概為禍眾妖言之迷信?長久以來便是個引人好奇的課題。緣此,秋季「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系列講座第三場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增貴,主講「協紀辨方──擇日與中國古代禁忌」,於9月9日(週六)下午舉行。儘管,突如其來了一陣猛烈的暴雨,但現場仍然有超過270名來賓入館參加,熱請不減。

主講人劉增貴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北大學歷史系合聘教授。治學嚴謹,尤其專精於中國古代禮俗史、秦漢六朝社會史之研究。曾受邀赴美擔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著有《漢代婚姻制度》,學術論文數十篇。另曾與中央研究院簡牘整理小組合編《居延漢簡》、《居延漢簡補編》等書。劉教授以「人與天地」、「人與人」、「人與鬼神」三大結構展開討論,希望能從瑣碎的禁忌中,為大家鉤勒出中國古代民俗中較為清晰的時日信仰圖象。

劉教授首先點出「禁忌」發生的背景,乃源自古人在恐懼災害的心理下,對某些被認為可能導致災害的行為與現象的避忌,時日之忌亦屬之。因此,種種時日禁忌之說遂隨著時代推移不斷漫衍,繁不勝數!他利用眾多出土的歷史文獻,包括:楚帛書、《睡虎地秦簡日書》、放馬灘秦簡《日書》等,並結合古代的史籍、思想家的論著,詳細介紹生活中各種時日禁忌的內容。舉凡自然秩序與禁忌(如:節氣與歲時禁忌、時日禁忌);生命與生活禮俗中的時日禁忌(如:婚姻、生育、喪葬、身體、食、衣、住、行等);關於鬼神的禁忌、法術與儀式等。演講中,老師還不時引用史書中的典故實例作為說明,橫生奇趣。又輔以經緯分明的綱要及豐富的圖表、文字說明,使原本晦暗難明的古代時日禁忌諸說,得以大白。

最後,劉教授則以王充《論衡‧難歲篇》中所云;「俗人險心,好信禁忌。知者亦疑,莫能實定。是以儒雅服從,工伎得勝。」強調禁忌的研究,使我們在「儒雅」的大傳統背後,發掘出當時社會信仰層面。這些信仰,不但反映了古代社會長久的原始信仰與社會經驗,另一方面也經過「儒雅」傳統的倫理化、學術化(如五行學說)。因此禁忌不只是「俗人」的信仰,也是「儒雅」傳統的一部份,對中國歷史與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值得我們特別給予注意。兩個小時精彩的演講獲得滿堂喝采,演講後則提供劉增貴教授所編《敬天與親人:宗教禮俗篇》,及張寅成老師所著《中國古代禁忌》二書作為抽獎贈送現場來賓。

本系列活動下一場次將於9月16日舉行,邀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永堂教授,主講:士人與術數,歡迎踴躍參加。

時間:2017年9月9日 下午2時至4時30分

地點: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國家圖書館文教區三樓 國際會議廳

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洽詢電話:國家圖書館(02)23619132轉427

  • 讀者出席踴躍
    讀者出席踴躍
  • 黃文德組長開場
    黃文德組長開場
  • 劉增貴教授講述
    劉增貴教授講述
  • 會場活動景象
    會場活動景象
  • 讀者提問時間
    讀者提問時間
  • 會後抽出幸運讀者贈書
    會後抽出幸運讀者贈書
最後更新時間: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