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本館舉辦「臺灣記憶新系統雛形建置計畫成果發表會」
  • 2017-07-31
本館舉辦「臺灣記憶新系統雛形建置計畫成果發表會」

  國家圖書館於7月31日上午於國圖簡報室舉辦「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新系統雛形建置計畫成果發表會」,現場邀請來自包括文化部文史機構、文化界文史工作與臺灣研究學者專家,以及關心臺灣歷史的各界民眾參與。

  本館曾淑賢館長開場時向在場來賓致意,恰逢妮莎颱風方過,相當多原訂出席的來賓因需要進行投入所屬單位的復原工作或因為交通受阻,無法前來。接著感謝計畫合作單位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項潔教授帶領團隊的貢獻與支持,與臺北醫學大學邱子恒教授在計畫進行相關單位訪談與調查上的協助。

  曾館長致詞中指出,臺灣記憶系統第一代自民國92年起建置完成,是國圖頗受文史學者與出版界歡迎,使用率高、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數位資源網站,而國家圖書館除了典藏全國博碩士論文、期刊論文與珍貴的珍善本圖書之外,透過臺灣記憶系統,本館館藏之臺灣歷史文化資源數位化成果,如臺灣史料及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各地老照片、日據時期臺灣明信片、舊籍、地方志、古書契、家譜、碑碣拓片等數位物件,是非常重要的文史資料,也是建置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曾館長也解釋為何要增進系統典藏與使用效能,透過教育部105年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延伸該計畫的推動理念,與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網頁呈現架構更新、詮釋資料品質控制與地理時空資訊標註,並且106年5月完成階段性的目標,建置國圖臺灣記憶平臺新系統雛形,其概念係將數位人文資料探勘的理念整合到史料資料庫中,使文史研究由文本間延伸至時間與空間層面。

  曾館長強調,現在的時代是合作的時代,僅單獨提供特定史料資源對文史研究者而言造成不便,因此如何讓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與本館的臺灣記憶進行兩方面的合作,讓系統與服務的呈現更為理想,並盼能得到今日與會各單位的協助。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項潔教授針對重現「臺灣記憶」前置研究議題,由數位典藏到數位人文研究的相關歷程,分享臺灣大學投入數位典藏計畫獲得的相關經驗,並將思考歷程由人文研究延伸至數位圖書館與數位時代。項教授指出,臺灣的數位典藏和其他國家的差異,在於臺灣以國家的力量來進行數位典藏工作,頗受世界矚目,臺灣記憶推出之後,日本、中國也接著仿效,他向大家透露,美國NSF進行數位圖書館計畫第3期的理由,其實是因為臺灣緊追在後。項教授在演講中也以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為例,分享有趣的例子,例如「在古契書中,究竟出現過多少種銀子」,透過THDL前後綴詞功能的分析與統計,觀察所指的銀子幾乎都是外國銀幣。項教授認為數位人文時代需要跳脫檢索與瀏覽的層次,透過數位手段自動分析資料,並且將文本的脈絡呈現給使用者,不被因此埋沒在檢索結果中。項教授在講演末了也強調,臺灣記憶需要進入全民的生活層面,強調資料的豐富性與提供臺灣研究者理想的系統環境。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子恒教授,接著針對『重現臺灣記憶』計畫中,對臺灣記憶的使用者進行需求調查的研究設計、執行與分區調查的方式與結果,提出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內容包括:系統收錄內容、介面設計、知識組織架構、權威控制與參照說明、圖檔品質與授權、各種圖像來源、典藏單位合作與衍生的建議等,邱教授也建議未來臺灣記憶系統需規劃完整一致的技術與說明文件,並且聘用具臺灣史研究背景的專職館員,並持續進行典藏單位相關資源與合作意願調查。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蔡炯民執行長則綜整「重現臺灣記憶前置研究成果」,說明計畫始末、計畫目標,將現有的臺灣記憶新雛型系統與第一代系統的檢索功能進行功能差異比較,以及本計畫所投入的詮釋資料整理分析、脈絡與關聯建立、資料的豐富化等相關工作。同時蔡博士在過程中也分享他對臺灣記憶新平臺未來規劃的看法;此外,蔡博士也分享數位人文中心日前進行的「探索臺灣歷史數位學習知識網」計畫,將行腳式的遊記轉化為可視化時空資訊平臺的成果作為例子,讓史料透過時間與地圖的立體化整合,透過時間、路徑與地點標示呈現馬偕博士在宜蘭、桃、竹、苗等地的足跡與事蹟,令在場來賓了解可視化時空資訊平臺對於研究與學習的幫助。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連丁幼科長也表示,文化部也是朝同樣方向前進,透過國內眾多優秀的合作夥伴,將能共同推動國家記憶的相關計畫,並且在資源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援,達到理想目標。本發表會在與會來賓如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處林副組長、文化部連科長與淡水史蹟博物館張安琪小姐與講座教授的熱烈對話中,順利結束。

  • 圖1 曾淑賢館長於發表會致詞
    圖1 曾淑賢館長於發表會致詞
  • 圖2 項潔教授
    圖2 項潔教授
  • 圖3 邱子恒教授
    圖3 邱子恒教授
  • 圖4 蔡炯民博士
    圖4 蔡炯民博士
  • 圖5 本館曾館長(右2)與貴賓合影(右起:邱子恒教授、項潔教授、蔡炯民博士、連丁幼科長)
    圖5 本館曾館長(右2)與貴賓合影(右起:邱子恒教授、項潔教授、蔡炯民博士、連丁幼科長)
  • 圖6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連丁幼科長
    圖6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連丁幼科長
  • 圖7 綜合座談
    圖7 綜合座談
  • 圖8 綜合座談
    圖8 綜合座談
最後更新時間:2019-11-06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