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待宵花見證人間摯情──八二三小人物的生命故事
  • 2017-05-07
待宵花見證人間摯情──八二三小人物的生命故事

本館與三民書局合辦「當砲聲響起──小人物的愛恨八二三」講座,於5月7日(週日)下午2:00起熱鬧展開,由教育廣播電台金鐘主持人洪嘉勵開場引言,與現場170對台灣文學與戰地文學有興趣的讀者熱情交流。

台灣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數字,二二八與八二三。二二八不斷地被討論、檢視,但八二三還有多少人記得?相較於二二八議題不斷有各種面向的書籍問世,八二三已逐漸被淡忘,相關作品更是屈指可數,自朱西甯先生六十萬字巨作《八二三注》之後,便鮮少出現關於八二三砲戰史實的小說故事。

王瓊玲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得知同為嘉義梅山人的「阿祿叔」(林德祿)在八二三炮戰中被炸得全盲半聾的故事,加上不忍八二三這段歷史被淹沒,決心展開新作計劃。秉持史學家的考證、文學家的筆力,與宗教家的情懷,為了瞭解「阿祿叔」當年在梅山接到兵單、遠赴金門做充員兵的歷程,多次前往金門、廈門進行田野調查、埋首於龐大的史料、訪談眾多耆老,在「阿祿叔」用嘴帶路的指引下,找到當年他受傷的陣地,並帶回一抔古寧頭戰地沙土送給他。而「阿祿叔」即使全盲仍努力不懈的生命力,讓她聯想起金門的代表花「待宵花」,在黃昏時綻放,越到黑夜開得越燦爛芬芳。

當故事挖掘得越深,對於戰爭的愚蠢、和平的珍貴、小人物堅忍的生命力有越深的體會,藉由動人肺腑的小說情節,道出了隱藏的真相、反省了複雜的人性、悼念了兩岸往生的戰士、也撫慰了悲愴的受難家屬。但她也感嘆,八二三對於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冰冷陌生的數字,因這場戰爭而受害的軍人、遺族,應該獲得更多的關注,用悲憫的心情,將內心濃烈的情感,化成文學創作,帶領聽眾一同走入那些既熟悉卻又卑微的生命故事,希望讀者在為小人物的遭遇痛心之餘,能對無情的戰火與有情的人物有更深刻的反省,且用小我的力量傳播愛的故事。

演講後互動熱絡,場面活潑熱鬧,笑聲不斷。會後簽書合影,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交流,有不少讀者向她表示他們深深被這個故事所觸動,王瓊玲也允諾會繼續為台灣留下更多動人的故事。

  • 王瓊玲老師和阿祿叔家人
    王瓊玲老師和阿祿叔家人
  • 王老師談論書中主角阿祿叔
    王老師談論書中主角阿祿叔
  • 王老師和全體來賓合照
    王老師和全體來賓合照
  • 王老師為讀者簽書
    王老師為讀者簽書
  • 王老師和讀者互動
    王老師和讀者互動
最後更新時間:201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