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何寄澎教授主講「屈原為什麼不朽?」
  • 2016-04-24
何寄澎教授主講「屈原為什麼不朽?」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寫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千百年來史家不斷透過各類文本敘述,接力解謎  ,思考一個懷才不遇的高級政府官員何以投江,然後他就死掉了。

      陰晴不定的氣候中,4月24日「屈原,遠遊中」系列活動專題演講第二場邀請到臺灣大學何寄澎教授主講「屈原為什麼不朽?」何教授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考試院考試委員。曾任幼獅文化公司總編輯、臺灣大學夜間部主任、學務長、臺文所所長、中文系系主任等職。研究領域含括:唐宋古文、現代散文、中國文學史等。著有《北宋的古文運動》、《唐宋古文新探》、《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等書。研究之餘並從事散文寫作,冷凝筆鋒下的樸實文字實則飽蘊澎湃熱情,隱隱顯露學者獨有的內斂嚴謹風範,別具一格。

     何教授今日演講,從〈屈原賈生列傳〉開始談起,分析太史公何以將兩人相提並論之史家筆法,另外又從人格、文學、人格影響、文學影響等層面,徵引歷代人物對於屈原的評價的重要文本進行討論。屈原為何能在歷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從人格和文學成就這兩方面來看,屈原都有其特殊性、開創性,以及影響性;更重要的是,屈原懷抱長才卻遭受小人妒忌、不被君王重用,這樣的遭遇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士不遇」的典型,成為傳統知識分子內心深處悲哀的最佳投射。教授除了觀照古今屈原研究,也在與讀者進行互動問答中將自身擔任公職經驗反饋予演說內容,饒富文學深度與經驗之談。

接下來還有最後一場專題講座與展演活動,歡迎各界蒞臨參加:

系列講座 第三場4/30(六)14:00 屈原專題演講(三)

李豐楙教授主講與屈原同行:重結一段文學因緣

14:00 @ 國家圖書館B1演講廳(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報名請點選: http://goo.gl/AVY4Pi

      講者研究楚辭多年,最初認識屈原及楚文化,只是透過文本詮釋、文獻考述加上文學想像;在今年初有機會走訪湖北、湖南,親身探尋楚之故地與屈原過往的行跡,並且參觀了許多考古文物與遺跡,方使文學想像與實地、實地相互印證。講者介紹雲林縣出生,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於2015年七月退休。專長為楚 辭、道教文學、中國道教思想、台灣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華人宗教,提出了東方「常與非常」的概念,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國立大學教授。

*以上講座公務人員、教師全程參與者,核發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本系列活動無提供任何紙本證明,亦不提供學習證明用印。

 

展演活動5月7日,另於臺北中山堂舉辦兩場展演活動,歡迎各界參加。

展演活動相關訊息與報名,請見 趨勢教育基金會http://www.trend.org/event/2016classical/index.html

  • 何寄澎教授演講丰采
    何寄澎教授演講丰采
  • 何寄澎教授演講
    何寄澎教授演講
  • 主持人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執行長
    主持人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執行長
  • 何寄澎教授演講
    何寄澎教授演講
  • 何教授演講實況
    何教授演講實況
  • 演講實況
    演講實況
  • 何教授與讀者會後互動
    何教授與讀者會後互動
最後更新時間: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