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自民國100年起,每年發布「臺灣人閱讀品味」相關報告,今(105)年持續規劃辦理統計調查,並於3月3日上午在教育部舉辦記者會公布各項結果及表揚104年全國67位借閱楷模。記者會首先由臺北市士東國小籃球隊及幼兒園小朋友演出三項精彩節目,象徵大家充滿活力的奔跑在閱讀的路上,永不停歇及「閱」力四射,得到滿場貴賓與來賓之熱烈掌聲。
教育部吳部長特別撥冗蒞臨會場和大家分享臺灣民眾閱讀力躍升之成果,他表示閱讀教育是教育部的基本工作,分別由各級學校及公共圖書館扮演積極角色,讓全國民眾獲得有趣、新鮮及前瞻的知識;吳部長也藉此機會向楷模們表示敬佩與感謝,同時勉勵更多的家庭藉由親子共讀,一方面增加互動機會,一方面創造自我成長之契機,以及促進與各國文化交流的管道。吳部長發現近年來因為各地公共圖書館空間改善及館藏增加,愈來愈多的家長皆利用假日帶著子女們到圖書館看書,協助小朋友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他對圖書館與讀者正向發展之趨勢感到無比高興。而參加記者會逾150位楷模及陪同家屬亦紛紛把握良機與部長合照,部長親切和煦的一一接受他們邀請,成為記者會中最受歡迎之貴賓。
本館曾館長向全國媒體及在場來賓分析說明臺灣閱讀力穩定提升之調查結果;無論是進館使用人次、借閱圖書人次、借閱冊數、網站查詢人次及辦證人數等,皆較103年增加(使用人次為7,337萬,增加118萬人次,成長2%;借閱人次為1,879萬,增加157萬人次,成長9%;借閱冊數為6,943萬,增加585萬冊,成長9%;網站查詢人次為49,078萬,增加3,061萬人次,成長6%;辦證人數為1,331萬,增加129萬人次,成長11%;電子書借閱人次為83.6萬,增加21.9萬,成長35%),顯示教育部、國家圖書館及各級公共圖書館在推動閱讀的工作上獲得顯著的績效。本館曾館長進一步指出,由於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國家圖書館結合各縣市政府在全國設置12所區域資源中心採購大量優質及外語圖書,推出多種閱讀推廣活動,遂能吸引本土居民及外來移民踴躍進入圖書館使用各項軟硬體設施,以及大量借閱各種語文書籍,不僅強化公共圖書館之教科文建設實力,亦能藉由臺灣優良出版品及各國圖書促進新住民融入本土文化,撫慰他們客居異國之思鄉情懷。另外,教育部投入大量經費協助各地圖書館改造館舍空間,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高雄市及新北市等市立圖書館之新總館於近年來陸續啟用,再加上國立臺灣圖書館結合各級縣市政府推動「閱讀起步走」嬰幼兒及親子閱讀活動,以致引導更多民眾走進圖書館,書籍借閱量隨之增加,並且促進臺灣民眾閱讀力大幅上升。而為能引導更多民眾建立廣泛閱讀興趣及深化知識內涵,曾館長期許出版界、文教機構能夠持續與國家圖書館、各級圖書館合作創新服務及各項活動,發揮團隊力量,讓閱讀成為每位民眾日常生活中之必要元素,匯聚成全民閱讀素養之豐沛能量。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黃司長致詞表示,各縣市推薦之借閱楷模從4歲到78歲,足見閱讀已成為全民運動,蔚為終身學習之風尚;她進一步指出教育部與各地政府共同挹注有關建設經費,以及提供專家學者協助規劃,所以各縣市圖書館於館舍館藏及讀者服務等方面推陳出新,獲得民眾認同而更加喜愛使用圖書館。黃司長轉述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她指出閱讀將能促進新細胞之增生,間接引發智力的增長,所以閱讀習慣對每種年齡層的讀者皆很重要。她最後特別感謝各地圖書館與教育部共同努力,使全民能夠在圖書館場域使用館藏而增廣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