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自即日起至5月29日,於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展出「翱翔福爾摩沙-鳥瞰臺灣古地圖展」,本展覽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北投文物館、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共同合作,展出珍貴的「鳥瞰圖」、古地圖,也設有影音區及出版品展示區,並於2月22日(一)下午2時舉行開幕典禮與記者會,現場有多位喜愛古地圖研究的各界人士蒞臨與會。
作為展覽第一站的地主,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首先誠摰歡迎合辦展覽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及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張志遠理事長,感謝合作館及收藏家提供展品,讓本展可以作為交流的平台,也歡迎熱愛古地圖的與會貴賓參加開幕。曾淑賢館長接著表示,古地圖在國外圖書館,是被列為重要的館藏,國家圖書館很高興在2016新春的元宵節就安排「臺灣古地圖展」,藉由地圖認識臺灣,不僅關注到對使用者和研究者的重要意義,也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古地圖的科學藝術,同時祝福大家在新年開始都有滿滿的收穫。
「古地圖」需要大家的關心和推廣,曾淑賢館長表示這是國家圖書館第一次以「古地圖」為主題的展覽,意義重大。過去沒有網路的古人只能靠地圖導航,雖然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要繪製地圖有其困難處,但就像現代分眾閱讀一樣,地圖也有不同的主題地圖,比如《臺灣產業圖》就呈現歷史上臺灣各地重要的產業,此外這次展覽聚焦在「臺灣古地圖」上,想讓大家從我們生活的土地,開始認識生活中較少接觸的古地圖,看一看幾百年來的臺灣生命力,就濃縮在尺寸之間躍動,尤其這次的展品中,展出珍貴的古代空拍「鳥瞰圖」,這也是「鳥瞰圖」有史以來展出最多的一次,而且本次展覽在7月之後,要移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繼續展出,讓南投及中部的鄉親,也有機會認識古地圖,這可以說是將「古地圖」的推廣開枝散葉,擴大其影響力。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表示,身為第二站接棒的館所,很高興看到展覽的用心,讓參觀民眾看到地圖研究是非常有趣的活動;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接著致詞,表示這是博物館和圖書館第一次合作古地圖展,希望這檔展覽能巡迴全國讓更多人看到;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張志遠理事長表示,藝術是人類心中最深層的文化,籌備這檔展覽,是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古地圖,進而加入研究的行列,過程中感謝國家圖書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北投文物館,及熱愛古地圖的收藏家協助,才能有這次169件展品豐碩的成果。
楊蓮福老師以他擅長的文史研究,說明古地圖在文史的意義,同時高興古地圖能在數次和博物館合作後,首次與圖書館合作;開幕現場也有台北市立大學圖書館張弘毅館長、秋惠文庫林于昉館長、戶外生活出版社陳遠建社長、南天書局創辦人魏德文先生、手繪圖畫家徐逸鴻老師及英國 Tom Rook 先生、輔仁大學歷史系郭武雄教授、王道方老師、李智峯老師、林惠娟老師、姜明甫老師、高傳棋老師、張春蘭老師、黃武達老師、蔡清杉老師、蹇婷婷老師、簡義雄老師以及畫家藍璧山老師等貴賓雲集,熱情支持本次展覽與祝賀。
熱愛古地圖的現場來賓,將開幕會場擠得水洩不通,談起「鳥瞰圖」的珍貴與意義如數家珍;最後由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王道方理事導覽展場,向在場貴賓解釋古地圖相關文物,與其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與影響,在場賓客才知道展出的文物,背後竟有那麼多的小故事,也認同本館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北投文物館及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推廣「古地圖」的用心。
國家圖書館歡迎各界人士,即日起至5月29日前來國圖藝術視聽中心(臺北市延平南路156號,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開館,每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TEL:02-2361-2551),鑑賞古地圖美學藝術表現,從中了解臺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