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溫暖,風和日麗,第三屆臺灣閱讀節嘉年華會12月5日上午9時在國家圖書館及周邊廣場推出繽紛閱讀活動,嘉年華會啟動儀式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鑑頒獎典禮亦於同時間盛大舉辦。早上典禮現場即湧入全國各地佳賓及民眾逾千人,大家在部長帶領下共同見證專屬臺灣的閱讀節慶,同時恭賀143所年度/特色/績優圖書館。
吳部長致詞時盛讚閱讀節是臺灣令人驕傲之軟實力,而各地圖書館則是提倡閱讀風氣之推手;部長接著表示我們從教育的立場觀察,閱讀其實是最基本的習慣或者活動,當每個孩子每一天皆能夠靜下心來閱讀,其實代表他願意學習、願意接受新的知識。部長提及他好幾次到地方上去看很多的學校,每次看到同學們,一早進到學校,有20分鐘或30分鐘閱讀的時間,和老師在一起,安靜的去讀書,部長之心中有著莫名的感動;因為如果可以從小持續培養閱讀習慣,代表他這一生都願意持續不斷的吸收新知,而且願意持續不斷的成長。部長亦簡述今早他閱讀洪蘭老師之重點文章:「按照現在神經科學的研究的具體結論,如果我們可以天天閱讀,是可以讓我們大腦的細胞持續不斷的生長,這代表你的生命會越來越長,你的生活會越來越健康」,所以部長認為閱讀已經不只是知識的成長而已,它也代表了我們對於自己的養生最重要的事情。
部長認為在推動閱讀活動的過程當中,需要有適當的基地,而圖書館就是最重要的基地。人類可以跟動物有所不同,是因為人類可以把每一個世代的經驗與知識用文字記錄下來,而這些經驗與知識是否能夠傳承,圖書館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有圖書館,所以可以把知識一代代的傳承與保留。部長指出現在圖書館所展現的氛圍跟過去完全不同,很多縣市的圖書館已經媲美誠品書局,讓很多人心情愉悅且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中靜心閱讀或沉思,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景象,也代表臺灣社區真正走進一個文明的社會。展望未來,因為資訊快速的進步,知識的保存與傳播的方式將會有所改變,越來越多人透過網路去取得知識與新知。其實任何資訊的學習,其實還是來自社群的互動以及更多主題式的導引。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圖書館扮演更重要的任務。因此,吳部長認為未來的圖書館,除了提供一個很好的場所及閱讀的氛圍以外,而能夠更進一步的去經營閱讀社群,引導大家共同來閱讀。部長特別再次感謝大家長期對閱讀活動的支持,也恭喜今天所有獲獎的縣市、圖書館、社區,讓閱讀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驕傲。
吳部長致詞完畢後,並偕同本館曾淑賢館長、教育部黃月麗司長、新北市文化局林局長、澎湖縣文化局曾局長、彰化縣文化局吳局長及臺東縣文化處鍾處長等七位嘉賓啟動嘉年華會,宣導「五到是關鍵、七本沒困難、三十不間斷、閱讀五七三(我喜歡)、書中天地寬、幸福好臺灣」;吳部長再親自頒發143所獲獎圖書館獎座及獎牌,領獎人員包括各地文化局局長、六都圖書館館長、各地鄉鎮首長等代表;部長更於頒獎完畢後,由曾館長陪同參觀會場各攤位及勉勵工作人員與民眾,受到群眾歡迎,大家並且熱烈響應部長倡導「閱讀我喜歡,幸福好臺灣」之全民閱讀運動。
圖1吳思華部長致詞
圖2吳思華部長(左4)、曾淑賢館長(左3)及其他嘉賓啟動嘉年華會
圖3吳思華部長頒獎年度獎公共圖書館
圖4曾淑賢館長向吳思華部長介紹104年年度及特色圖書館成果展示
圖5吳思華部長參觀嘉年華會展出攤位
圖6吳思華部長接受小記者採訪
圖7吳思華部長與熱情民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