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陳儒修教授主講《別讓我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2016-01-30
陳儒修教授主講《別讓我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本週六雖然是補班日,但文學與電影的火花依然在國圖綻放,將冬季閱讀講座帶向最精采的尾聲。由國家圖書館所舉辦之「閱讀西方:藝術與文學的饗宴」系列專題講座,最後一個場次於今日(1/30)登場,本館特別邀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陳儒修教授,探討由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之文學作品所改編的電影,講題為:「《別讓我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陳教授準備了豐富的題材,帶領聽眾深入了解電影及文學所建構的圖像世界,細細品味文本與影像之美。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首先代表國圖歡迎陳儒修教授及今日來聽講的讀者。陳教授是美國奧勒崗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碩士、南加州大學電影理論博士。研究專長為電影理論研究、電影分析、文化研究、流行文化、傳播新科技等。發表有多篇論文以及《穿越幽暗鏡界:臺灣電影百年思考》、《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等專書。對國內外電影事業與相關人文理論有獨到的分析及觀察,學識涵養豐富,深受學生歡迎。
此次選書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為日裔英籍,出生於日本長崎, 6歲時移民英國,寫作題材廣泛,作品涵括帝國、階級、回憶,與童真的消失等主題;與魯西迪、奈波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2005)是其代表作品,風格細膩,充滿科幻、懸疑、真情的故事內容,引領讀者探討人性與生命的脆弱,以及希望與幻滅兩股力量的衝突。2010年,石黑一雄的好友導演馬克.羅曼諾(Mark Romanek)接手將這本著作改編成影片,堪稱本世紀至今最佳的小說改編電影。小說、電影各勝擅場,值得細讀與賞析。
陳教授透過小說文字與電影影像的對照比較,讓聽眾瞭解小說與電影不同的表意形式,並配合特定電影片段,做深入的文本研究。藉由陳教授豐富又專業的演說,帶領聽眾認識電影與文字表達的差異與限制;小說以文字為媒介,對時間及場景可做鉅細靡遺的舖陳;電影則透過光線、音樂、影像等元素對觀眾說故事,將導演對文本的解讀,透過鏡頭取景,營造出整個故事的氛圍。透過陳教授的演講,讓聽眾以不同的視角看待電影中的片段,重新咀嚼影像建構之美,獲得不同的樂趣。雖然今天是補行上班的日子,但本館國際會議廳內仍坐滿了喜愛文學與電影的聽眾,會後的提問也相當精彩,透過現場聽眾與老師的互動,更讓大家滿載而歸,為本季講座畫下完美的句點。
本館近年來持續推動四季閱讀,已建立起優質的文學講座品牌,希望透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提升全民的閱讀風氣。本次冬季閱讀以西洋文學為主題,自104年11月13日起至今日為止,全數6個場次已圓滿結束。冬天已經接近尾聲,春天正悄然來臨;春季讀詩【上窮碧落下黃泉:想像力如何在詩中馳騁】系列講座即將於3月5日(週六)登場,第一場由臺灣師範大學羅智成教授主講「從蝴蝶湯到透明鳥:詩與想像力」(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p_Event.aspx?event_id=869),歡迎提前報名。

 

圖1:曾淑賢館長與陳儒修教授合影

20160130-1

圖2:陳儒修教授演講

20160130-4

圖3:會後聽眾提問,與陳儒修教授互動

20160130-5

圖4:陳儒修教授為抽獎贈書得主簽名與交流

20160130-6

最後更新時間: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