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為臺灣書院「博雅──閱讀古人生活美學」活動致詞
國家圖書館邀請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教授赴美主講「行地無疆──由易經看廿一世紀中華文化的傳播」,劉教授師承奉元書院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學習中國古典經學。自臺灣大學取得環境工程碩士學位,卻被易經深深吸引《易經》著迷,投身鑽研易經三十八年,以涵蓋哲學、醫學、宗教、天文、算數等領域的中國最深奧經典分析探究,演繹太極卦象爻辭,意圖活化易經精神,傳布中華文化。《易經》十七世紀傳入西方,甚早受到西方漢學家關注,特別是德意志民族,諸如衛理賢父子(Richard Wilhelm,1873-1930;兒子衛德明Hellmut Wilhelm,1905-1990)和心理學大師榮格(C.G. Jung 1875-1961)都曾以《易經》為研究重心。劉教授由歷史回到現實,由易經64卦衍生的爻辭占卜,渺小如個人志向,廣大至世界政治經濟局勢,都能從易經得到方向指點迷津。劉君祖教授企圖以《易經》為本,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演繹出以簡御繁的道理,並以《易經》觀點傳達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作《文明衝突論》所提及之華夏文明。透過劉君祖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僑胞及外籍人士均對《易經》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印象深刻,並產生濃厚的興趣。除了僑胞的參與之外,並吸引了來自海外的國際漢學研究學者,現場佳評如潮,人潮如織,一地比一地精彩,6月19日星期二下午假駐紐約臺北文化經濟辦事處舉行,逾百人參加;6月21日星期四下午於休士頓僑教中心,約120人共襄盛舉;6月24日星期日於洛杉磯僑教中心圓滿落幕,約150名聽眾擠滿會場,不願錯過難得盛會。
劉君祖教授主講「行地無疆──由易經看廿一世紀中華文化的傳播」
紐約臺灣書院
休士頓臺灣書院
洛杉磯臺灣書院
洛杉磯臺灣書院
「博雅──閱讀古人生活美學古籍文獻展」將館內引以為傲的特藏展覽以重印古書及數位化後的古籍電子書,結合傳統與現代,重現海外臺灣書院。展覽內容區分為:人文雅趣、戲曲文學、養生意境,以及自然觀察等四大項。展出《世說新語》、《太古遺音》、《牡丹亭還魂記》、《茶經》、《幽夢影》、《金石昆蟲草木狀》、《裨海紀遊》等精選複製古籍。雙語導覽陳列,並搭配當代臺灣相關出版品、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及精緻典雅氛圍的布置,時空彷彿置身中國古代,遨遊文人雅士遠離濁世喧囂、忘歸淡定,重生靈、薄富貴的遼闊視野。現場備有中國傳統版畫,讓現場觀眾體驗年畫藝動手做術,以黃、橙、綠、紫、黑五色印泥套印,控制濕度與力道,完成一幅獨特的招財納福紀念版畫。
博雅展場一隅
博雅展場一隅
參觀展覽人潮踴躍
參觀展覽人潮踴躍
閱讀古書是探索經典的入門方式,飲食是連結古人與當代生活美學的捷徑,藉此細數古代文人如何將個人品味與日常生活融合,體會先民如何享受生活,品味人生。講座後茶會,特別準備臺灣紅茶、凍頂烏龍茶等茶葉,及鳳梨酥、鳳眼糕、南瓜子酥等佐茶糕點,藉由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體驗方式品茗,貼近古人生活的時尚樂趣。
現場與會來賓反應熱烈,僑界朋友品嚐及回味臺灣茶點,更令國際友人對中華茶文化嘖嘖稱奇,讚賞主辦單位的用心與細心。國家圖書館特別製作印有館藏圖片的紀念茶杯盛裝茶,搭配臺灣客家花布裁切成柿子形狀,意為「柿柿如意」贈送與會來賓。
品茗人如織
柿柿如意紀念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