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背叛九把刀‧互文製造經典——須文蔚導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2012-07-14
背叛九把刀‧互文製造經典——須文蔚導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第六場「好好享一夏『臺灣文學與電影』系列講座」在火傘高張的溽暑週末登場,播放當紅網路小說家九把刀小說所改編的同名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七月的烈日,毒辣的曝曬不亞於刀割,但絲毫阻擋不了熱愛九把刀作品的讀者!國圖三樓國際會議廳擠滿了觀賞電影的現場來賓,宛如偶像電影的首映會。
講座教授為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任須文蔚,近年來致力於網路文學的開發與觀察,對於九把刀與網路文學鑽研精深。須教授以「電影與小說的互文」為題,藉由當代後結構主義學者 Julia Kristeva創造的「互文性」理論,詳細剖析《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說與電影賣座的熱潮與現象;其次,復以英國社會學大師—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論述為引,帶領大眾直搗九把刀的創作核心,明白指陳九把刀不僅精準掌握了網路書寫的自由性與傳遞速度,還準確地抓住目標讀者社群的閱讀習性,因而大膽顛覆傳統的文學傳播方式,並運用年輕世代偏好的諧音、注音文、鍵盤符號、kuso(惡搞式的)幽默等語言新風貌,做為網路小說的書寫工具,成功地以其獨特的文字魅力、充滿青春無敵的熱情,迅速騷動、征服無數青春讀者的心靈,而在眾多網路文學創作者中脫穎拔尖、馳名文壇,被譽為「網路文學經典製造機」。
須教授透過小說文本、網路小說與電影三者之間的互文差異比較,萃取九把刀的書寫精華,大幅拉近了讀者與九把刀之間的距離;更藉著深掘《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賣座的成因,為讀者們預示華語文創產業的未來榮景,同時,亦不忘鼓勵年輕世代學習九把刀對於創作的熱情與堅持,這將是臺灣文學蓬勃發展的基石。須教授學養俱佳,兩小時的講座,除了充實的內容,幽默風趣的語言也贏得了滿場的掌聲與歡笑聲,堪稱是名符其實的文學饗宴。
此外,為了讓更多的讀者共享閱讀盛宴,本館在徵得主講人同意後透過網路,播放演講內容,讓未克前來的民眾,也能藉由網路同步暢讀九把刀的作品。
「好好享一夏『臺灣文學與電影』系列講座」下一場是:
7月28日,由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顯宗教授主講「談高陽小說:從歷史、小說到電影、電視——以《風塵三俠》為例」。同時放映歷史小說家高陽名作《漢宮真相-緹縈》改編的電影「緹縈」。該場為本系列講座之壓軸,敬請把握。

須文蔚1

須文蔚2

須文蔚3

須文蔚教授

須文蔚4

民眾熱情參與

最後更新時間:201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