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金學名家魏子雲手稿文獻展隆重開幕
  • 2012-08-28
「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金學名家魏子雲手稿文獻展隆重開幕

為紀念「金學」研究名家魏子雲教授,並在國際「金學」界的殷殷企盼下,臺灣首度以《金瓶梅》為題舉辦「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邀約,漢學研究中心參與合辦,於8月24日假國家圖書館隆重揭幕。
上午9:00舉行溫馨的開幕暨贈書儀式,國家圖書館館長兼漢學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賢在致詞中指出,這次研討會是在臺灣召開的第一次以《金瓶梅》為題的研討會,意義重大。本研討會除了在臺北國家圖書館舉行第一場,之後要在嘉義中正大學和臺南成功大學各舉行一場,真可說是將《金瓶梅》的研究在全臺開枝散葉,擴大其影響力,造福學界,也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學者加入金學的研究行列,薪傳不息。
會中,曾館長除了向遠道而來的與會貴賓致意,並親向捐贈魏子雲教授《金瓶梅》研究手稿資料等予國家圖書館的家屬,還有慷慨捐贈與魏子雲教授論學信札等文件予本館的學者深致謝意,捐贈者包括香港夢梅館負責人梅節先生、中國金瓶梅研究會會長黃霖教授、秘書長吳敢教授、吉林大學王汝梅教授、上海金融學院張蕊青教授、河南大學張進德教授,以及成功大學陳益源教授等,本館特回贈感謝狀。
此外,主辦單位特於會場外,同步舉辦「金學名家魏子雲教授手稿文獻展」,將去年底獲贈的珍貴手稿、書信、照片等,擇其精華展出,以饗同道。
來自中國大陸、韓國、越南、香港,和臺灣的金瓶梅研究菁英濟濟一堂,共同探討這一部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臺北場的議題主要聚焦於《金瓶梅》各種版本寫作年代、成書過程、價值取向、異國流傳、思想內容、外文譯本差異、傳統文化書寫等,共發表論文12篇,藉由客觀學理分析,積極討論,可以調整社會大眾面對爭議性古典禁毀小說的觀念,現場名家觀點互見,討論氣氛十分熱烈,可以預見之後的討論議程必定精彩可期。
8月24日之後,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另移至嘉義中正大學(8月26日)和臺南成功大學(8月27日)各舉行一天。
近年來國家圖書館積極蒐集典藏當代名人手稿,期待更多學者和作家共襄盛舉,踴躍提供珍貴的手稿或著作捐贈典藏,為保存中華文化、史料文獻共獻心力,裨益研究者參考利用。

金瓶梅A

曾淑賢館長致詞

金瓶梅B

《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

金瓶梅C

曾淑賢館長代表本館受贈文物

金瓶梅D

魏子雲教授手稿展

最後更新時間:201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