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張上冠教授主講「霍桑的《紅字》:清教徒倫理中的愛與罪」
  • 2012-12-29
張上冠教授主講「霍桑的《紅字》:清教徒倫理中的愛與罪」

張上冠教授主講「霍桑的《紅字》:清教徒倫理中的愛與罪」

12月29日本館舉辦「冬天來了, 春天不遠—閱讀西方」冬季閱讀系列的第五場演講, 邀請政治大學英文系張上冠教授談19世紀美國經典名著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Scarlet Letter). 這部著作是美國19世紀宗教、歷史、心理、精神風貌的一個總體反映, 凸顯一個人道的愛情和宗教的罪罰之間的衝突和妥協的辨證關係. 美國是一個新教社會, 從17世紀英國人殖民新英格蘭開始一直到霍桑的時代, 美國人的生活思想、倫理道德甚或法律規範都受到喀爾文新教教義的統攝. 喀爾文主義的鐵律有五, (1) 全然的敗壞(Total depravity), 人類由於亞當的墮落, 無法以自己的能力做任何性靈上的善事. (2) 無條件的拯救 (Unconditional salvation), 上帝對於罪人的撿選是無條件、無法談任何條件的. (3) 有限的贖罪(Limited atonement), 基督釘上十字架是為了那些預先蒙選的人, 並非世上所有的人. (4) 無可抗拒的恩典 (Irresistible grace), 人類不可能抗拒上帝的救恩, 上帝的恩典不可能因人為的原因而受到阻撓. (5) 聖徒的堅忍得蒙保守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已得到救恩的不會再次喪失, 上帝必保其檢選. 這5條的第一個字母合而為 Tulip, 鬰金香之義.
《紅字》中的齊林渥斯是個有點學問, 但兩個肩膀一高一低, 身形佝僂其貌不揚的人, 與妻子海絲特沒有感情, 海斯特由英國到波士頓獨自生活幾年後與一丁牧師發展愛戀而生下一女珠兒, 海斯特因此受到宗教式的審判, 胸前掛著鮮紅的 A 字母的符號(Adultery 通姦), 抱著珠兒站在刑臺上示眾, 可是卻在此時, 其丈夫齊林渥斯在人群中出現, 發現自己綠雲罩頂, 但海斯特堅不吐實, 於是齊林渥斯決定自己進行調查, 最後查出是廣受民眾愛戴的丁牧師, 最後把丁牧師逼上刑臺公開做了告解後死在海斯特的懷裏. 齊林渥斯則在復仇目的達到後失去生活的意義, 不久後也一命嗚呼. 海絲特則帶著珠兒繼續在波士頓生活.
海斯特出於人性而與丁牧師發生關係, 對後者全力保護, 堅不透露, 並且對自己 帶著A字母刑臺示眾, 反而生出堅毅不拔, 自己負責,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後來刑滿出獄, 在生活上與人為善, 樂善好施, 逐漸的改變人們對她的成見. 故事末了, 海斯特本可帶著珠兒離開新英格蘭, 但卻選擇繼續配帶A字, 留在故事發生的波士頓. 丁牧師長期受到內心的煎熬, 但仍鎮日講道, 滿嘴仁義道德, 始終不敢公開懺悔, 最後在齊林渥斯的逼破之下, 自己倒是心存感激的走上了刑臺, 獲得解脫. 齊林渥斯心存報復, 以不斷的羞辱丁牧師為手段, 使其生不如死, 最後在達到目的後, 反而大度的把自己的財產留給了珠兒, 表達了最大善心.
人在宗教的統攝之下是毫無自由意志的, 所有人性的表現都可能是違背教律的. 霍桑的19世紀, 雖已有人可經由覺悟、不斷的改善自己而得到救贖的超越主義的思想和主張, 但那裏敵得過「全然的敗壞」, 所以在《紅字》的故事中, 所有人性人道的發揮, 也只是一絲靈光而已, 無論海斯特如何努力, 終其一生不離A字, 丁牧師只有在自己告白後才才能安穩的離開世間, 齊林渥斯卑下的手段, 但最後卻也有人性的廣大胸襟, 但這都微不足道. 所以在霍桑那個年代, 鬱金香才是正統, 才是王道, 書中提到監獄門口做為人性象徵自生自滅的野薔薇, 正如霍桑自己說的, 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調劑而已.

122901
主持人呂寶桂主任致詞

122902
主講人張上冠教授

122903
現場來賓

122904
張上冠教授為來賓簽名

 

最後更新時間: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