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好山好水好臺灣-我的地誌詩書寫與朗誦,詩人向陽主講
  • 2013-05-11
好山好水好臺灣-我的地誌詩書寫與朗誦,詩人向陽主講

即使經過了一夜的強降雨,北臺灣還籠罩在風雨之中,在母親節前的周六下午,仍有超過200位熱情的民眾,前來參加11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的第六場「春天,跟著詩去旅行」系列專題講座。由以十行詩與臺語詩獨樹一幟於詩壇的向陽老師,以「好山好水好臺灣-我的地誌詩書寫與朗誦」為題,講述他為何書寫地誌詩,在一首首地誌詩的朗誦中,詮釋詩人筆下的臺灣風土所隱藏的歷史記憶與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向陽,本名林淇瀁,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曾榮獲國家文藝獎、吳濁流新詩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等,著有《亂》、《向陽台語詩選》、《十行集》等13種詩集,以及《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等學術論著及譯作。
「愛山、愛水、愛臺灣」,向陽老師以旅行的詩作為本日演講的內容,他認為旅行是一種「走踏」,因為「走踏」所以有了感情,因為有感情所以有了認同。地誌詩標誌的是空間的行踏、記憶與認同,是土地和人文風貌的結晶體,可以記錄臺灣的風景,更可以寫出臺灣的人文、城鄉變遷與歷史文化。
向陽老師以一張承滿著臺灣東海岸海上行記憶的臺灣島圖藏書票為開場,帶領全場的聽眾,從蔡培火〈咱臺灣〉、楊喚〈美麗島〉、陳秀喜〈臺灣〉、胡德夫〈太平洋的風〉到劉克襄〈小熊皮諾查的中央山脈〉,在詩與歌的交互聲中,賞析不同時代、不同詩人與不同山海實景,透過詩人的地誌書寫,發現詩人眼中的美麗島-臺灣風土萬般,除了風景更有心景。之後,更詳細為聽眾導讀他的地誌詩,從13歲開始寫詩,出生之地南投縣鹿谷鄉的名山秀水不但孕育他的文學夢想,更是之後書寫地誌詩的養份來源,大學時代開始地誌詩的書寫,從大屯山、鳳凰山、玉山到中央山脈的砂卡礑溪,從臺灣海峽、淡水河、濁水溪到高屏溪,從日月潭、溪頭銀杏林、花蓮、高雄到宜蘭,臺灣的山,臺灣的水,臺灣的景一一入詩,透過地誌詩的書寫,除了表現臺灣之美外,更希望呈現美景之後深沉的臺灣文化。
最後,向陽老師鼓勵在場的聽眾,開始行踏,用文字與相機,藉由詩文或攝影圖像,共同書寫記錄這片美好土地,分享我們對這座美麗島嶼的感情。
演講結束後聽眾發問踴躍,並紛紛與向陽老師合影留念,全程演講內容將可透過本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http://dava.ncl.edu.tw/)線上聆賞。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次,將由詩人羅智成壓軸主講「作家的旅行」,愛好詩文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5月18日下午再聚國圖演講廳,共享詩的行旅。

 

我的地誌詩書寫-1
(圖說:本館書號中心曾堃賢主任介紹主講人向陽老師)

我的地誌詩書寫-3
(圖說:向陽老師以一張承滿臺灣東海岸航行記憶的臺灣島圖藏書票為開場)

我的地誌詩書寫
(圖說:聽眾踴躍提問)

我的地誌詩書寫
(圖說:演講結束後向陽老師為熱情的讀者簽名與合影)

 

最後更新時間: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