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詩裡的城市故事-陳大為教授主講現代詩裡的臺灣社會生活
  • 2014-03-29
詩裡的城市故事-陳大為教授主講現代詩裡的臺灣社會生活

法國近代哲學家居友說:「藝術的感情,在它的本質原是社會的。藝術的最高目的,即在使發生具有社會的特質的審美感情。」國家圖書館「詩情畫意讀臺灣」系列演講活動,329下午邀請臺北大學中文系陳大為教授,前來本館國際會議廳與讀者暢談「現代詩裡的臺灣社會生活」,帶領讀者從現代詩窺探臺灣社會生活。陳大為身具教授、作家身分,擅長於創作長篇敘事詩,「以古喻今」是其創作的手法,他利用歷史事件來隱喻、抨擊當今社會現象,同時用心經營意境。現場吸引超過兩百名讀者聽講,尤以年輕人居多!

    陳教授先從文學地景談起,文學協助創造了地方,所有的都市居民都被自己的身分框限在一個生活的空間,潛在的生活動線都是有限的,除非發生意外,否則每一個居民始終只生活在一個局部,城市正是通過其居民的回憶和創造的故事被解讀的。

一九三0年代的詩,左翼詩人雖然產生了相當多以都市為背景的寫作,但其腦中運轉了二元對立的「都市原罪」思維,缺少故事。一九五0年代的上海大規模改變人口結構,從「世界的上海」變成「中國的上海」,一九八0年代宋琳寫下〈兄弟〉,描繪上海的都市,逆轉了上海詩歌的寫作路線。宋琳喚醒自己的存在,數百萬進城謀生的民工縮影,經濟發展數據底下的犧牲品,如此一來,故事便有了厚度,全是過來人的記憶傷痕。

臺灣詩人羅門的〈「麥當勞」午餐時間〉,從速食餐廳看老中青不同世代所反映的社會現象,「麥當勞」引進臺灣之初,不同年齡層的消費模式,老年人枯坐成一棵老松,完全疏離被冷落一旁。陳克華〈在晚餐後的電視上〉,藉由一位年輕父親的角色直白描述日常生活,鯨向海〈致好兄弟〉幽默表達臺灣的民間信仰。李進文〈大選之後小唱〉,以詩調侃臺灣的選舉事件。

陳教授於演講中指出,除了形而上的都市消費文化本質,以及形而下的都市社會現象描述之外,是否還可以找到更動人,更有血肉感的寫作路線?能否從都市詩當中找到故事(而非事故)?這場演講的內容「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雖以臺灣為中心,但擴大到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華文社會,算是一種對照,也可作為一種共通觀察點。

陳教授詼諧的用故事娓娓道來詩中所表達的社會意涵,現場笑聲不斷,演講結束後,許多讀者紛紛上前要求陳老師簽名合影,並進一步詢問其他問題。

   「詩情畫意讀臺灣系列」第6場,將於412(星期六)下午邀請亞洲大學簡政珍教授主講「臺灣現代詩的情與思」,426邀請臺灣大學沈冬教授主講「詩中有歌,歌中有詩──由現代詩到流行曲」,當日並安排趨勢說演文學劇場,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每場講座,共渡一個詩情畫意的春天。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陳大為教授講座

陳大為教授講座

現場聆聽觀眾踴躍

現場聆聽觀眾踴躍

陳大為教授為聽眾簽名

陳大為教授為聽眾簽名

陳大為教授與青年學子合影

陳大為教授與景美女中學生合影

現場提供抽獎

現場提供陳大為教授著作《巫術掌紋: 陳大為詩選. 1992-2013》,作為抽獎贈品。
 

最後更新時間: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