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欣榮。由國家圖書館規劃的「2015臺北國際書展:圖書館論壇」於2月13日上午9:00假臺北世貿展覽中心一館2樓第5會議室舉行,本次論壇以「全民閱讀品味與臺灣出版趨勢」為議題,論壇一開始報名即迅速額滿,會議當天約250名遠從全臺各地及海外的圖書館同道、出版界人士齊聚一堂,藉由參與本論壇掌握臺灣閱讀版圖及出版現況。
論壇共分兩場次,第一場以「全民閱讀品味觀察」為討論議題,邀請圖書館員、媒體人、書市業者分別從服務端、閱聽端、通路端分析其觀察到的全民閱讀現象。國家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發展組高鵬主任首先以「全國公共圖書館借閱趨勢觀察」為題,說明2014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共吸引8,200萬人次進館,借出6,358萬冊書,無論在入館人數或借閱人次上皆較去年大幅提昇,顯示公共政策的推動促進圖書館的設立與空間改善,增加民眾走進圖書館的意願。而在借閱率上,全國公圖借閱排行前20名中最受歡迎的仍是小說,其中又以奇幻、武俠、推理各擅其場,另外社會議題(食安)及旅遊休閒風氣的興盛,大幅提高了食譜類及遊旅類書籍的借閱率。
遠見雜誌資深撰述王美珍小姐則以「滑世代,你還讀書嗎」為題,分享2014遠見雜誌閱讀大調查的結果。該調查發現台灣人的閱讀有日趨務實的取向,佔消費主力的青壯年人買書以增加知識、增加聊天話題等促進人際溝通為積極目的,而12年國教對作文一項的重視,也促使家長為小孩購書的意願與預算增加。她引用狄更斯《雙城記》名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提醒出版業者應順應時代,思考如何將文本知識藉由媒體吸引民眾目光。博客來文化事業部張靜如部長則從通路的角度,觀察到2014年暢銷作家多由網路發跡崛起,其中又以大量的輕小說作品銷售最為亮眼,而影視產業撐起小說等文學作品市場,其中韓流持續發威連帶影響韓文學習書籍、旅遊書籍的熱賣,這都是2014值得注意的現象。
第二場以「臺灣出版趨勢探討」為子題,由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主持。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分析當讀者不愛看書之後,出版營運思考方向該如何翻轉。他分析2014出版量開始下滑,讀者翻書的手滑向手機,原本陳列書籍的空間賣起醬油與咖啡,年收入可達千萬版稅的巨大作者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當書店退書量大於進書量而總出版品項開始下降時,出版者必需重新定義閱讀,跟上讀者腳步,努力活化出版活動與出版產業,出版能讓讀者想閱讀的書。佛光大學陳信元教授則從出版生態及書店經營等角度分析閱讀潮流走向,研析未來出版趨勢應走向精緻化、經典化,出版業必須有創新行動力,帶領民眾走向深度閱讀,才能打造輝煌的出版盛世。
會後的綜合座談由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主持,與會者分別就漫畫產業平臺的建立、輕小說是否適合學校圖書館購藏,以及雜誌借閱及購買統計等議題進行熱烈討論。放眼過去,展望未來,期待在眾多圖書從業人員的努力下,翻轉出臺灣閱讀新思維,共創美好閱讀新盛世。

國圖曾淑賢館長主持第一場次「全民閱讀品味觀察」

綜合座談討論熱烈

全場聽眾聚精會神聆聽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