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安俟堂教授演講
  • 2025-07-10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安俟堂教授演講

本館漢學研究中心於2025710日下午舉辦今年度第二場「寰宇漢學學友講座」。本次講座邀請本中心20152023年度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學友以及2025「外交部獎助金學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人安俟堂(Lorenzo Andolfatto)博士擔任主講,講題為「十九世紀中國近代天文學研究的資料來源概述」(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Modern Astronomy in 19th-century China: An Overview),邀請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汪榮祖主持。

安俟堂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早期現代和當代中國小說、翻譯和思想史,重點是烏托邦寫作和想像地理。目前已經出版專書Hundred Days' Literature: Chinese Utopian Fiction at the End of Empire, 1902-1910 (Brill, 2019),並發表多篇學術文章。

在本次講座中,安博士深入探討了19世紀後期西方現代天文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與轉變過程。他首先指出,由於歐洲耶穌會的衰落以及清朝政府對此領域知識需求的缺乏,導致天文學知識在中國的傳入一度停滯。接著,安博士闡述了19世紀中葉,隨著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活動日益頻繁,現代天文學知識得以在中國持續發展,不僅重塑了既有的知識體系,更開啟了新的思維空間。安博士進一步以康有為的《諸天書》為例,說明晚清時期現代天文學知識的傳播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透過翻譯文本、學者合作、多元媒體以及跨符號轉化等多層次的網絡,深刻重塑了中國既有的宇宙觀和知識體系。講座最後的問答環節氣氛熱絡,與會者對於19世紀末西方天文知識東傳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漢學研究中心將於明日,即711日下午2點邀請2025年韓國籍學人全勇勳主講「寰宇漢學講座」

 

711日寰宇漢學講座資訊:

講者:全勇勳(Jun, Yong Hoon,韓國學中央研究院人文學部教授)

講題:西方宇宙論的傳入及東亞知識分子的反應(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osmology and the Invention of Earth's rotation in East Asia

主持人:祝平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2025711日(週五)14:00-15:30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301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備註:本場演講以韓文進行,現場會有中文翻譯

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活動網頁: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7_18535.html

  •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黃文德副主任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黃文德副主任
  •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 安俟堂教授
    安俟堂教授
  •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 土屋洋教授提問
    土屋洋教授提問
  •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左起:汪榮祖教授、安俟堂教授
最後更新時間: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