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5春季閱讀講座「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洪淳修助理教授主講「那些海洋教我的事」
  • 2025-03-31
2025春季閱讀講座「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從文學到影像,從回顧到創造」:洪淳修助理教授主講「那些海洋教我的事」

本系列講座第3場於329(星期六)登場,邀請洪淳修助理教授主講,由本館翁誌聰副館長擔任主持人。翁副館長表示以往閱讀講座邀請講者多為學院派的學者,今年嘗試邀請更多元領域的講者参與,希望能為聽眾帶來不同的視野與閱聽體驗。並介紹今日講者為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創所助理教授,同時也是獲獎無數的紀錄片導演洪淳修導演登場。

洪導演執導多部紀錄片,包括:《刪海經》、《金門留念》、《河口人》、《城市農民曆》、《船長要抓狂》、《誰說基隆河》、《守鱟的人》、《那些鳥事》。作品在國內外影展履創佳績,得獎獎項包括:金鐘獎節目類最佳導演獎、金穗獎最佳紀錄片、臺北電影節最佳剪輯獎、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新世代觀點獎、臺灣地方志影展優選、法國世界漁人影展評審團獎、法國格魯瓦國際島嶼電影節一見傾心獎、日本國際環境映畫祭綠色印象賞、印度蒂納生態影展國際競賽類銀獎。

洪導演帶領聽眾探索他獲獎紀錄片《刪海經》背後的故事。這部耗時五年完成的紀錄片,以金門在地人的視角切入,聚焦一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奇特古生物—鱟。深入探討金門後豐港地區,因興建商港對漁民生計和珍貴物種「鱟」的生存所帶來的影響。隨著商港填海造陸工程的推進,昔日繁忙的海域逐漸消逝,這不僅象徵生態環境的重大變化,透過漁民的視角,呈現人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連結,以及在經濟開發下的掙扎與無奈。然而,《刪海經》的意圖遠不止於環保議題,它更深入探討了鱟背後所承載的政治與經濟隱喻,反映臺灣與中國在歷史與現代交錯中的錯綜關係。

洪導演也在活動中展示公鱟和母鱟標本讓聽眾就近觀賞一飽眼福並進行解說,原來鱟與生活息息相關,現場討論熱烈,育教於樂。接著Q&A時間,聽眾踴躍提問,展現對鱟濃厚的興趣及環境永續議題的關注。洪導演表示雖然紀錄片有著改變社會,提供人們不同觀點的使命,同時紀錄片也是一個國家的家庭相本,透過攝影,參與並記錄這些逐漸消逝的生活方式、環境樣貌以及人文風情,保留給後人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進行贈書抽獎活動,獎品不僅有洪導演的紀錄片作品《刪海經》、《金門留念》還有洪導演推薦的圖書《斷裂的海:金門、馬祖 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並一一為熱情聽眾簽名、解答疑問,並一同合照,共度充實又充滿笑聲和省思的午後時光。

※春季閱讀系列講座第4場將於412日登場,松松X拉亞主講「海洋聲音的浪潮:打造吸引人的 Podcast 從內容策劃到上架全攻略」,活動精彩可期,歡迎蒞臨參與。

(活動詳見:活動網頁與報名網址)。

  • 圖1:翁誌聰副館長與洪淳修導演對談
    圖1:翁誌聰副館長與洪淳修導演對談
  • 圖2:翁誌聰副館長介紹本日主講者
    圖2:翁誌聰副館長介紹本日主講者
  • 圖3: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圖3: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 圖4: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圖4: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 圖5: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圖5: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 圖6: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圖6:洪淳修導演演講風采
  • 圖7:洪淳修導演展示標本並解說
    圖7:洪淳修導演展示標本並解說
  • 圖8:聽眾興味濃厚地參觀標本
    圖8:聽眾興味濃厚地參觀標本
  • 圖9:抽獎活動
    圖9:抽獎活動
  • 圖10:抽獎活動
    圖10:抽獎活動
  • 圖11:抽獎活動
    圖11:抽獎活動
  • 圖12:洪淳修導演與粉絲交流
    圖12:洪淳修導演與粉絲交流
  • 圖13:洪淳修導演簽名海報留念
    圖13:洪淳修導演簽名海報留念
  • 圖14:洪淳修導演簽名馬克杯留念
    圖14:洪淳修導演簽名馬克杯留念
  • 圖15:翁誌聰副館長與洪淳修導演合影
    圖15:翁誌聰副館長與洪淳修導演合影
最後更新時間: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