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3月30日星期日下午2時,「OPEN 春季講堂」系列首場課程—「點亮小王子的星球:光的魔力轉圈圈」隆重登場,由國家圖書館王涵青館長親自開場,為本系列活動揭開序幕。本場次課程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系教授暨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徐旭政教授主講。徐教授擁有豐富的學術研究與科學教育推廣經驗,以風趣生動的方式,帶領學員探索光的奧秘,並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手作活動,讓科學知識轉化為生動的體驗。
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於本(114)年規劃「OPEN 四季講堂」系列主題課程,以「科學-人文-創客」為主軸,將科學知識、人文素養與創客精神相互連結,透過與大專院校科學教育中心及科普推廣單位的合作,結合講座、課程與教案的活動,引領民眾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深化學習效益,並拓展本中心在跨域與創意方面的功能與定位。
「OPEN 春季講堂」系列課程,很榮幸能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攜手合作,本季課程以世界經典名著《小王子》為主題,以「從彩虹到音符:跟著小王子探索科學與人文的創客星球」為題,希望藉由小王子的故事,引領大家探索科學的奧秘,並從實驗與手作中連結生活經驗。更期待參與課程的學員能夠如同小王子一般,對世界充滿好奇,積極追求新知,並在探索、學習與創作的過程中,盡情揮灑創意。
課程開始,徐教授以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引導學員進入光學世界,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光的散射現象,並讓學員使用熱熔膠條與光源進行實驗,觀察不同波長的光如何散射。透過實驗,學員了解到可見光中藍光的波長較短,因此最容易被大氣中的細小顆粒散射,使得天空呈現藍色。接下來,徐教授透過RGB手指燈的實驗,帶領學員觀察彩色影子的變化,讓大家親眼見證不同顏色光源的疊加如何影響物體的影像。此外,更運用小王子與狐狸雷雕小卡,讓學員在光的照射下觀察彩色剪影,並進一步探討光的吸收與反射現象。除了彩色影子,徐教授還帶領學員利用光碟與光源,製作出絢麗的圓形彩虹,從而理解光的繞射與色散現象。這些簡單卻極具啟發性的實驗,讓學員對光的性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增添了學習的趣味性。
活動的最後,透過運用雷射雕刻機製作專屬的夜燈組,學員們親手組裝造型壓克力板,搭配刻有自己姓名的燈座,並透過光源照射,觀察光的全反射現象。這項體驗不僅讓學員學習到光學原理,更能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製作出專屬於自己的光學藝術作品。於整場課程中,徐教授以其幽默風趣的授課方式,讓學員在歡笑聲中學習知識,透過動手實作深化理解。學員們紛紛表示,本場次課程不僅讓他們對光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啟發了對科學及創客的興趣。
「OPEN 四季講堂」將持續推出不同主題的課程,結合科學、人文與創客精神,帶領學員探索未知的領域,開啟創意與知識的無限可能。下一場課程「狐狸的魔法時刻:從魔術中學科學」將於4月12日(星期六)下午登場,一起跟隨小王子的腳步,探索科學與人文的奧秘,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的創客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