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為什麼美麗:龍應台《注視──都蘭野書》新書分享會
如果生活本身被當做生命的主體
來認真對待 會發現什麼
龍應台用四年的時間去發現了一件
天下所有五歲的孩子都知道的事
生命為什麼美麗 因為 注視
本館與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的「龍應台《注視──都蘭野書》新書分享會」,於12月1日在國家圖書館B1多功能展演廳展開,邀請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分享她從屏東潮州小鎮移居臺東都蘭山中、太平洋畔,四年來身體力行的實踐與體會,以及完成《注視:都蘭野書》的寫作歷程。書內書寫的不單是一個作家閒適的山林野居,而是希望人類可以放下中心主義的本位,學習人和其他物種是怎樣的依存關係,以同居者作為一種新的「注視」,思索共居的可能性。
龍應台老師很重視文字的聲音感,想要說的話都放在文字裡,希望在這文學的下午和大家做聲音的釋放,讓寫作和讀書的人以文字相遇,所以整場分享會以朗讀的方式進行,老師帶著大家從書中圖片引出主題。曾經覺得臺北市沒有風景嗎?書中描述臺北的白千層,滿城花開,每天腳下走過的污水人孔蓋上的圖案,但你可能沒有「注視」;書中也提到許多很深刻需要去注視的議題,如缺水、農藥使用、生命的不等值等。
田園是美的,生活是美的,要學會「注視」才會看到美麗。活動最後在QA討論、龍老師簽書與讀者合照的熱烈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