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冬季閱讀講座第三場:陳晏笙教授主講「摺紙藝術如何應用於高科技產品?-革新天線工程的傳統工藝」
  • 2024-11-23
冬季閱讀講座第三場:陳晏笙教授主講「摺紙藝術如何應用於高科技產品?-革新天線工程的傳統工藝」
本館四季閱讀講座自開辦以來深獲讀者好評與迴響,今年冬季閱讀以「紙的科學」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講解紙在科學上的應用,激發讀者學習新知識及閱讀相關書籍的熱情。本系列的第三場講座於今日(11月23日)登場,邀請陳晏笙教授以「摺紙藝術如何應用於高科技產品?-革新天線工程的傳統工藝」為題,介紹摺紙技術如何成為天線結構。

今日演講由王涵青館長擔任開場主持人,王館長首先代表國圖歡迎現場讀者,並介紹今日講師陳晏笙教授。陳晏笙教授於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學位,並於2009年、2012年自國立臺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分別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 2013年八月,他加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主持「電磁最佳化實驗室」,現職為電子工程系教授兼電資學院副院長。他曾主持多項專題研究計畫,主題包含無晶片射頻辨識、透明天線與超穎平面、毫米波天線與電路、射頻能量擷取、大型天線陣列的校正法則、穿戴式與植入式天線、可重構微波元件,以及多目標最佳化方法。目前他的研究興趣為無晶片傳感器網路、高增益天線、透明天線,以及噴墨印製技術。

陳老師一開始就讓讀者先動手摺摺看簡單的摺紙,也是之後的摺紙天線雛型。這次演講主要介紹摺紙的傳統觀點、工程應用及介紹摺紙天線。傳統摺紙從平面成為立體,除了是兒童遊戲,還有功能性及實用性,例如摺成垃圾袋或紙盒,習以為常但已展現應用的核心價值。摺紙大師吉澤章是轉變的起點,有眾多創新的發明,最重要的貢獻則是為摺紙定立共同的語言,並訂立一定要用方形紙等摺紙規範。目前最厲害的摺紙大師大概是神谷哲史的神龍3.5。Robert Lang將摺紙科學化,創造TreeMaker程式,能將立體圖做成摺紙的摺痕圖,讓摺紙更平易近人。摺紙在工程上的應用,可用在太空探索,縮的很小之後,可以再展開,例如NASA的望遠鏡;醫療裝置中可用於心臟支架、開通血管及微型機器人;防禦機制,如安全氣囊、防彈護盾;以及用在緊急避難設施上。老師也拿岀許多摺紙模型來說明摺紙的應用,都是以小型狀態攜帶,使用時再展開。

最後的重頭戲是介紹摺紙天線,從天線原理開始介紹,以前是肉眼可見的一根天線,現在以iPhone為例,整支都佈滿天線。天線其實就跟昆蟲的觸角功用類似,傳送資料就需要。天線最重要的特徵是場型,分成2D和3D,設計面積越大,增益效果越好。所以這就可以利用摺紙原理,縮小好攜帶,帶到指定地點再打開放置,面積越大,能讓增益效果更好。

陳老師演講後與現場讀者進行熱烈的討論互動及進行贈書抽獎活動,此次贈書抽獎活動由本講座合辦單位科林研發提供相關著作《數學摺紙計畫:30個課程活動探索,贈送給現場幸運的聽眾,共度美好的週六下午。
  • 大家一起動手摺紙
    大家一起動手摺紙
  • 陳老師生動演講
    陳老師生動演講
  • 用摺紙模型來說明摺紙的應用
    用摺紙模型來說明摺紙的應用
  • 全場讀者認真投入
    全場讀者認真投入
  • 最後的重頭戲是介紹摺紙天線
    最後的重頭戲是介紹摺紙天線
  • 抽出幸運得獎讀者
    抽出幸運得獎讀者
最後更新時間: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