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4年第4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8月30日)
  • 2024-08-30
2024年第4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8月30日)

2024年第4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能源自主、政治轉型與歐洲整合之未來 (Energy Autonomy,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

本場次論壇於8月30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兼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主持,並邀請黃詩婷助理教授(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林子立副教授(政治大學法律學院)、陳月卿助理教授(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許友芳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譚偉恩教授(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依序發表,並由前國防部長、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楊念祖祕書長擔任本次論壇與談人。

張台麟教授於開場引言時提及,除了帶給大家和平與快樂的巴黎奧運之外,近期烏俄戰爭的發展仍然是國際注目的焦點,除此之外美國總統大選如川普遇刺、拜登退選等的各種風波,以及中東以哈衝突等情況,在在影響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關歐盟部分,即便歐洲議會生態及路線未出現顯著改變,但內部各國政治皆面臨劇烈的轉變,如法國大選帶來的後續政治僵局,德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不明的隱憂,以及對匈牙利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不信任,皆是影響歐洲以至於世界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因子,本次論壇將以歐盟能源政策為切入點,邀請各位發表人分享他們的觀察與探討

黃詩婷助理教授所發表之從歐洲《能源聯盟與氣候行動治理規章》分析歐盟產業:挑戰與展望〉從歐盟針對所有會員國設定的能源聯盟與氣候行動治理規章,期待會員國可以在2030年達到相關目標,同時也是扶植歐盟內部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一環,歐盟並就內部各國於減碳及再生能源、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內部能源市場等個層面提出相關的評論與建言,但相關政策的經費與人材來源都是長期發展的隱憂,其中最直接反映的層面便是電動車的發展,尤其歐洲各大車廠在面臨中國製電動車大舉進入市場的因應及反制以及相關後續,均值得持續關注。而歐盟在7月25號正式向WTO提出對我國離岸風電產業相關諮詢,對我國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林子立副教授發表〈英國選後政治發展與歐洲整合之未來〉,受右派操作為移民問題,進而發展成全國性暴動的社會案件為切入點,認為該事件之深層因素應為英國長期無法解決底層社會貧窮問題所導致,因此一旦發生全國性的重大議題,往往成為造成社會大規模動亂的燎原之火。造成此種情緒基礎之上的做直接原因之一即可能為脫歐以來的陣營對立與分裂,造成英國政府行政與公共服務效能的長期低落,此一惡果亦反映在選舉層面,即便工黨取得歷史性的大勝,但保守黨所失去的選票並未流向工黨,而是轉向了相對親歐的其他政黨。對此,工黨的外交決策為先攘外後安內,以加強與美國特殊國與國關係,並與歐盟政策的緊密合作,將穩定地緣政治外部環境以改善經濟,作為解決內部社會問題前提,尤其是與德法兩國的合作亦為重中之重。而在對中方面則跟隨美國對中政策,持續以管控帶降低風險,目前看來並不會因為政黨倫提而出現改變。總而言之新任工黨政府將與歐盟合作作為英國脫離經濟和社會的黑洞的解方,但這樣的方案是否會帶來移民、通膨等後續政治問題,而再度成為英國政黨政治上的毒藥,更是這個老牌民主國家需要審慎評估的方向。

陳月卿助理教授2024年歐洲議會進行五年一度的選舉著眼,發表〈法國2024年大選後的政局發展:「統」與「治」的藝術〉。其中法國極右派政黨「國家聯盟」取得了超過三成的選票,大勝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屬的政團,也導致法過可能自二戰維琪政府後,再度出現由極右派掌權的可能性。本次極右派在歐洲議會選舉所取得的大勝,對法國國內也帶來極大的震撼,也促使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投票結果出爐後短時間內即宣布解散國會進行改選,此種風險極大的政治操作,雖然馬克宏在行走於政治鋼索的嚴峻情勢下仍然獲得連任,但宏觀而言,即便馬克宏自2017年以來即以左派的理想與右派的穩健作為自身施政的風格,並持續推出各項經濟制度與參與式民主的改革,但馬克宏在經濟政策上無意中對極右派提供了快速崛起壯大的機會,但在移民問題的處理上,法國政府已然幾乎採取極右派的作風,在經過這次政治風暴後法國的整體政治風氣顯然已經轉向右派,但年輕選民投票傾向的高度變動性,仍然是影響未來的法國政治生態的不確定因素。


許友芳助理教授則提出對德國選舉及未來路線的關注,他所發表〈德國民粹政黨現況與對外立場及歐洲整合的未來〉一文自2023年6月德國民粹政黨「另類選擇黨」在圖賓根邦選舉中取得優勢,並發下「製造政治地震」的豪雨後,德國,尤其是德東區域的民粹主義政黨支持度即出現明顯的增長,甚至出現可能成為邦層面執政的可能性。雖然以目前而言此種情況發生的機率仍低,然而民粹政黨席次明顯上升,使得目前最主要的兩個民粹政黨將同時身為反對黨,並掌握了議會中近半甚至超過的的席次,在這樣的狀況下兩黨合作達成入閣加入聯合政府,並促使政府無法忽視其立場,造成在外交政策上讓步的可能性逐漸浮現。

整體而言,雖然德國目前的政治趨勢仍然是由多數黨組成聯合政府,但內部結盟的選項多元化,也造成結盟的難度相對提高。可以預測的是,德國小黨的對外話語權將會明顯提高,但這樣的政治環境是否會造成德國政府聯合政府本就存在的政治立場分歧,在未來政策規劃與執行層面造成更多落差,甚至是影響德國對外政策的影響力以及德國在歐洲層面上的立場,也是值得注意的發展。

譚偉恩教授則透過發表〈是敵是友?CBAM施行後歐盟與其貿易對象之初探〉關注歐盟自1990年開始便開始執行因應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至今,在2023年開始進行「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試行,此一政策也將導致歐盟與其貿易對象的關係帶來重大變化。對歐盟內部國家而言,尤其以匈牙利為例,該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電力支持,甚至需要向外購電,而歐盟的碳邊境政策卻連帶使得匈牙利在電力基礎建設,或是能源轉型傳型的層面需要負擔大量成本,也導致內部國家對此一政策的反彈。對其他國家而言,針對與歐盟經濟實力接近且碳排量大的貿易對象如美國、中國,即越不傾向與歐盟碳邊境政策合作,但對於與歐盟經濟合作密切,且將歐盟作為主要出口市場的中型國家,其貿易產品便需要獲得歐盟碳邊境政策的認證,否則便需要付出相當可觀的稅額,也引發諸多非洲國家的不滿。此外,歐盟的碳邊境政策使否真的符合環境氣候正義的目標,也引起相關的討論,總而言之,歐盟的碳邊境政策是否將引起內部會員國間的貿易分裂,進而引發共同市場虛化的情況值得持續關注。

發表人結束報告後,則由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先生作為本場次與談人,除了分享香格里拉論壇的見聞,以及對於「場邊對話」重要性的體認之外,楊先生並提出對於在亞洲建立「小北約」的想法,指出相較於北約有其地緣性的基礎,印太地區週邊國家並不具備北約的組成要素,因此在亞洲成立小北約的議題除了中國的軍事即經濟力量,仍然需要考慮西太平洋及南海周邊國家的實際情況。

在論壇最後張台麟教授說明臺灣歐盟論壇將持續邀請頂尖專家學者來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觀察與分析,歐洲雖然在地理距離上離臺灣很遠,但歐盟作為一個先進的政治集合體,透過關注歐盟的發展以及歐盟所提出的相關政治經濟議題,對於反思我國自身政經發展也有相當的助益,即便在與歐盟的交涉及合作過程中有許多的困難,但長期而言臺歐關係的穩定,對我國而言絕對能帶來正面的效應。

本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合作舉辦之歐盟論壇,歷次實況錄影內容已陸續上傳至本館數位影音服務平臺(網址:https://dava.ncl.edu.tw/Home/SecondCategory/129),本次的論壇影音內容將於製作完畢後開放,敬請期待。

  • 圖1-本論壇主持人、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
    圖1-本論壇主持人、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
  • 圖2-主持人-張台麟(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圖2-主持人-張台麟(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 圖3-發表人-黃詩婷(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圖3-發表人-黃詩婷(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 圖4-發表人-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圖4-發表人-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圖5-發表人-陳月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圖5-發表人-陳月卿(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 圖6-發表人-許友芳(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圖6-發表人-許友芳(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 圖7-發表人-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圖7-發表人-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 圖8-與談人-楊念祖(前國防部長、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CAPS秘書長)
    圖8-與談人-楊念祖(前國防部長、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CAPS秘書長)
最後更新時間: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