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3 LDT會議活動報導:衝出資訊限制,鏈結全球知識
  • 2023-10-05
2023 LDT會議活動報導:衝出資訊限制,鏈結全球知識
  國家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與淡江大學圖書館合辦「2023 LDT會議」於本(112)年10月5日在臺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行。會議開始首先由臺大圖書館林奇秀副館長開場致詞,感謝大家不畏颱風風雨前來參與會議,並代表因有課不克與會的陳光華館長向大家致上歡迎之意。LDT會議緣起於2020年,國圖與臺大共同啟動臺灣鏈結資源合作計畫(LDT@Library),在計畫中陸續整合國內人名、分類法和主題詞權威紀錄,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鏈結資料數據,並共同開發臺灣鏈結資源系統,希望藉由這個平台能串連國內或國際間各類型的國際數據集,成為鏈結資料雲中的一員,也非常高興2022年淡江大學圖書館的加入,為臺灣鏈結資源貢獻心力。目前計畫持續擴充權威資料類型,除了增加團體名稱權威資料,個人名稱權威資料也在國家圖書館大力支持之下穩定成長,目前已收錄超過33萬權威資料。為了讓大量圖書館鏈結數據能被讀者發現,必須基於可支援鏈結資料的系統結構,才能實現鏈結效益。基於這樣的想法,臺大圖書館決定加入Share-VDE計畫,希望能提供給使用者全新的檢索體驗,也對鏈結資料有更實質的認識,也希望藉此將臺灣的鏈結資料帶入國際社群,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與國際接軌,也提高國際能見度。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致詞時表示,圖書館界同道一向不斷汲取新知,秉持熱忱,盡心盡力為圖書館服務做出貢獻。國圖很榮幸與臺灣大學圖書館合作發展臺灣鏈結資源的建置,圖書館一直以來都在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願景而服務,從多元資料的蒐集,依據資料類型與共同規範進行適切的資訊組織,最終將組織後的資料以符合讀者的檢索需求的方式,提供讀者利用,成就讀者工作上的美好、學習上的美好。透過鏈結資料的發展,進一步將圖書館長期積累的大量權威與書目資料建立書目關聯,同時也得以與博物館、檔案館等資料建立起跨領域的串聯,讓讀者在資訊的搜尋與探索上,透過書目關聯發現符合需求且意想之外的資料,進而發掘新的議題,形成資源運用的良好循環,協助創造更多研究上的突破。在臺灣鏈結資源合作計畫中,國家圖書館主要負責權威資料的提供與內容品質的維護,臺灣大學圖書館則在技術環境的建構上做出很大的貢獻,同時兩個館也就資料內容規範進行討論與確認,而淡江大學圖書館的加入更使本項合作計畫如虎添翼,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合作館加入協作與分享。繼去年舉辦「2022 LDT會議:打破界限,邁向資訊組織的新階段」,著重在探討鏈結資料編目環境與工作流程,今年會議進一步以「衝出資訊限制,鏈結全球知識」為主題,討論鏈結資源的協作與共享,因此邀請了來自OCLC、Share-VDE等鏈結資源相關協作計畫的講者,來做經驗分享與交流。希望透過今日國內外專家們的經驗分享,能讓各位與會同道收穫滿滿。

  淡江大學圖書館宋雪芳館長致詞時表示很榮幸與國家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一同主辦本次活動,三館的合作,對臺灣圖書館界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帶領全國的國家圖書館,學術圖書館的先鋒臺灣大學圖書館,以及私立大學圖書館具重要地位的淡江大學圖書館,期待透過今天的會議與討論,結合各圖書館同道共同努力,淡江大學圖書館於2018年追隨國圖的決策,採用RDA規範進行編目作業,2019年導入ALMA自動化系統,建立可支援鏈結資料的技術環境,2022年加入臺灣鏈結資源合作計畫,目標是全國圖書館共同努力,一起衝破資訊交流與串聯的限制,悠遊於書目語意網路,希望藉由淡江大學圖書館的參與拋磚引玉,鼓勵國內各圖書館,無論規模大小一起參與臺灣鏈結資源的協作計畫,共同實現圖書館資料鏈結與共享的願景。

  今日的會議分為上、下午場,上午首先由OCLC詮釋資料與數位服務資深產品經理Jeff Mixter和Anne Washington以「Redefining Library Workflows of the Future : From MARC to Linked Data」為題,分享OCLC自1995年起至今在書目鏈結資料格式標準、資料發布,以及服務產品研發等發展工作,並說明在目前多元的技術環境中,OCLC如何發展全球性的鏈結資料共享、協作生態環境,包括WorldCat Entity及 Meridian等鏈結資料資源以及實體編輯工具的建置,為WorldCat資料加上WorldCat Entity的URI,支援MARC與BIBFRAME格式相互轉換的彈性,未來也將發展BIBFRAME編輯工具,以便成員館選用適合各自工作流程的資料格式。

  紐約大學圖書館知識檢索與資源管理服務部門主管周小玲老師則分享紐約大學參與Share-VDE的過程與資料轉換測試經驗。紐約大學於2019年正式加入Share-VDE成員館,2020年開始將MARC資料上傳並進行BIBFRAME的轉換,同時參與Share-VDE相關工作小組,透過不同型態資料的分析,測試書目、權威資料在MARC與BIBFRAME轉換之間的準確性,分析可能的問題與挑戰。另於內部成立工作小組,為館員進行書目實體模型、BIBFRAME、Share-VDE和Sinopia等相關培訓,運用國會圖書館BIBFRAME線上轉換工具進行資料轉換的觀察與練習。

  接著由國家圖書館牛惠曼編輯以MARC21書目與權威資料鏈結化為主軸,講解「Linked Data環境下的編目實務」,內容除了提供書目與權威資料鏈結化的基礎概念,也介紹於進行鏈結資料編目必須認識的編輯工具:Marva、Sinopia、MarcEdit等,讓需要練習或測試實際編目流程的圖書館同道,可透過這些免費開放使用的工具,熟悉相關編目功能與操作流程。另為因應當前的MARC作業環境,演講中也歸納整理了NACO、PCC及LC有關URIs in MARC的相關著錄指南,說明鏈結型MARC紀錄的相關欄位與編目重點。

  上午最後的場次由宋雪芳館長分享「應用 Linked Data 的現實與想像 : 以淡江大學圖書館為例」,以淡江大學圖書館的視角,依據現實環境的發展與對鏈結資源探索效益的想像,評估如何導入相關工作。演講中歸納了圖資界因應鏈結資料發展的三種策略,包括各種書目本體、OCLC所採用的Schema.org、LD4P和Share-VDE所使用的鏈結型資料。該館於2019年導入可支援鏈結資料的自動化系統Alma後,2022年也加入臺灣鏈結資源合作計畫,並開始於教職員著作等特藏書目資料中嵌入URI。未來期待在自動化系統功能的發展、編目工具Sinopia的介接,以及AI功能輔助應用,實現鏈結資料從產生到檢索應用的完整生態。

  下午的場次由臺灣大學圖書館系統資訊組陳慧華組長講述「Share Data, Share Availability – LDT@L加入SVDE評估分享」。報告中首先說明LDT@Library計畫的發展進度、執行時所面臨的狀況,依據相關作業流程調整、Primo介面導入資訊卡等需求,評估參與Share-VDE鏈結資源協作的優勢,包括:可快速地為圖書館資料加值嵌入URI,可藉由J Cricket編輯鏈結資料,提供豐富、增強的搜索結果等,臺大圖書館決定加入Share-VDE的模式、進度、工作流程模擬,以及後續作業對相關部門之影響等。

  ExLibris資深產品經理Itai Veltzman的演講「Linked Data Library Ecosystem powered by AI」則以更好的探索、合作編目、全球互通性為主軸,分享ExLibris在鏈結資料探索服務的設計,不再只著重於資訊本身,更進一步呈現不同書目實體之間的關聯來豐富檢索結果,提供檢索建議與外部資源串聯等功能,完成新的書目資源探索體驗。透過自動化系統Alma、探索平台Primo,並與鏈結資料編目工具Sinopia介接,建立鏈結資料產出、發布與管理的生態系統。而在未來即將啟用的AI模組,將所有相關資訊來源,包括資訊內容、詮釋資料、文字、使用資料與館藏資料等,進行語彙萃取與分類,提供更新穎的對話式探索體驗。

  接著由義大利Casalini公司研發助理Anna Lionetti以「Share Family initiative to bring Linked Open Data into practice」為題進行分享。Share-VDE為目前鏈結資料協作計畫中,頗具規模及成果的項目之一,目的是匯集圖書館及其他文化社群的書目和權威資料,進行鏈結化的加值與轉換,並發展鏈結型資料探索平台,為檢索與呈現鏈結化書目資料提供更直觀的體驗。演講內容從Share-VDE與Share Family的發展,相關工作小組的研究內容與工作成果,與第3方自動化系統、鏈結資源資料庫、鏈結資料編輯工具Sinopia之介接等作業環境,到實體編輯工具J Cricket,向與會同道展示Share-VDE的鏈結資料生態環境。

  最後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亞寧副教授發表「鏈結資料公用目錄初探 ─ 圖檔博個案研究」,該研究主要探討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鏈結資料目錄與傳統WebPac在功能上的差異比較。研究中以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各選2個館為研究對象,就資源描述、知識情境資訊於知識圖譜的整合、外部鏈結資料資源與線上服務的連結性、URI連結的發掘、鏈結資料關係的呈現、關鍵詞建議、層面後分類瀏覽功能、視覺化、資料的公開性等功能差異作分析比較。

  本次會議舉辦同時,於臺灣大學圖書館總館一樓日然廳正好展出「沉思與行動 勇敢的理想主義者 -- 柯慶明文學特展」,展出柯教授的生平與學術重要文獻資料。柯慶明教授為臺灣中文學界及國際漢學界重量級人物,自1964年進入臺大中文系,至2019年倏然遠去,不僅與臺大結緣逾半世紀,同時也多年擔任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的指導委員。曾淑賢館長與國圖同仁特於會議開始前參觀展覽,感念柯教授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的貢獻,並藉此觀摩豐富的策展內容與展覽形式。

  會議最終在與會同道綜合座談互相交流下圓滿落幕。透過會議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經驗分享,讓與會同道們瞭解面對鏈結資料的發展,圖書館在實務上評估參與相關合作計畫或協作平台的可行性,認識相關系統、工具或平台的優勢與缺點,以及瞭解未來需要更進一步進行的相關工作項目,以利於建構完整的鏈結資料生態環境,真正實現書目關聯與鏈結的效益,進一步讓圖書館的書目服務能提供更好的檢索與探索體驗。


  •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於會議前參觀柯慶明文學特展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於會議前參觀柯慶明文學特展
  • 特展中展出柯教授相關文獻與手稿
    特展中展出柯教授相關文獻與手稿
  • 臺灣大學圖書館林奇秀副館長開場致詞
    臺灣大學圖書館林奇秀副館長開場致詞
  •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會議致詞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會議致詞
  • 淡江大學圖書館宋雪芳館長會議致詞
    淡江大學圖書館宋雪芳館長會議致詞
  • OCLC資深產品經理Jeff Mixter分享「Redefining Library Workflows of the Future」
    OCLC資深產品經理Jeff Mixter分享「Redefining Library Workflows of the Future」
  • 紐約大學圖書館周小玲老師分享「NYU的SVDE測試與參與經驗」
    紐約大學圖書館周小玲老師分享「NYU的SVDE測試與參與經驗」
  • 國家圖書館牛惠曼編輯分享「Linked Data 環境下的編目」
    國家圖書館牛惠曼編輯分享「Linked Data 環境下的編目」
  • 淡江大學宋雪芳館長分享「應用 Linked Data 的現實與想像」
    淡江大學宋雪芳館長分享「應用 Linked Data 的現實與想像」
  • 臺灣大學圖書館陳惠華組長分享「LDT@L加入SVDE評估分享」
    臺灣大學圖書館陳惠華組長分享「LDT@L加入SVDE評估分享」
  • ExLibris資深產品經理Itai Veltzman分享「Linked Data Library Ecosystem powered by AI」
    ExLibris資深產品經理Itai Veltzman分享「Linked Data Library Ecosystem powered by AI」
  • Casalini研發助理Anna Lionetti分享「The Share Family initiative to bring Linked Open Data into practice」
    Casalini研發助理Anna Lionetti分享「The Share Family initiative to bring Linked Open Data into practice」
  • 國立師範大學陳亞寧副教授分享「鏈結資料公用目錄初探」
    國立師範大學陳亞寧副教授分享「鏈結資料公用目錄初探」
  • 綜合座談
    綜合座談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