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IO Talk論壇(一)「鏈結資料的共享」活動報導
本館與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分類編目委員會多年合作舉辦 IO Talk論壇,致力於關注資訊組織新興議題的,今(112)年首場於9月21日以「鏈結資料的共享」為主題,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系統資訊組陳慧華組長分享在發展書目、權威資料鏈結化工作,以及參與Share-VDE的經驗與思考。
陳亞寧副教授於開場時提到,書目與權威資料的鏈結化,是圖書館資訊組織領域當前廣受矚目的議題,Share-VDE(Share Virtual Discovery Environment,共享型虛擬探索環境)為眾多相關研發計劃中,頗具規模及成果的項目之一,該計劃由Casalini Libri、@Cult發起,聯合16家北美研究型圖書館成立,目前成員館仍不斷增加,目的是匯集圖書館社群的書目和權威資料,進行鏈結化的加值與轉換,並發展鏈結型資料的探索平台,為檢索與呈現鏈結化書目資料提供更直觀的體驗。
主講人陳慧華組長則首先分享為因應鏈結資料的發展趨勢,國家圖書館和臺灣大學圖書館共同建置了臺灣權威鏈結資源,目的是希望能讓中文書目與權威資料鏈結化,落實中文書目關聯。但若要真正實現鏈結資源效益,則需要有更大的資料群(data pool),更多元的外部鏈結(external linking),加上書目、權威資料更新與處理的人力與時間等考量,加入Share-VDE成為目前較具效益的選擇。Share-VDE於2021年9月升級為Share-VDE 2.0,提供直觀的使用者介面(discovery portal),為鏈結資料實現更豐富的檢索結果,呈現書目中的實體關聯資訊,而將書目與權威資料上傳至Share-VDE,圖書館不僅可取得鏈結化加值後的書目與權威資料,包括鏈結型MARC以及BIBFRAME等資料,還能透過其他國外圖書館瞭解語意網應用的最新發展。而在加入鏈結資料共享環境後,對於圖書館本身的書目實務所產生的影響,包括:是否須同時保留MARC與BIBFRAME書目資料?如何讓編目館員熟悉BIBFRAME的編目環境?如何選用鏈結資料編目工具……等,成為未來圖書館資訊組織作業的重要考量。
本次IO Talk論壇共有54位同道參與交流,透過臺灣大學圖書館的經驗,瞭解面對鏈結資料技術的發展浪潮,圖書館在實務上評估參與相關合作計劃的可行性,認識相關系統、平台的優勢與缺點,以及瞭解未來需要更進一步進行的相關工作項目,也期許圖書館界的共同合作,讓臺灣的書目與權威資料,真正實現書目關聯與鏈結的效益,進一步讓圖書館的書目服務能提供更好的檢索與探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