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於本館講演「臺灣紀錄片小史」
  • 2023-07-15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於本館講演「臺灣紀錄片小史」

  本館112年度「凝影留聲--微光電影講座」,於7月15日(星期六)下午3點於本館1樓簡報室辦理第1場次,邀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策展處林琮昱處長(筆名林木材)蒞館講演,講題為「臺灣紀錄片小史」。

  林處長在開場時說明臺灣的紀錄片由戰後時期到現代之間,由以提升教育生活水平、傳播政治思考的目的的1950年代,逐漸讓海外看到臺灣真實社會樣貌的1960年代、轉向對鄉土的認同的1970年代、紀錄片定義變化的1980年代、站在紀錄社會現實的1990年代,以及結合各種實驗性質與媒材拼貼的2000年至現今,紀錄片可以有很多不同形式,呈現導演對真實的表達與記錄。

  1960年代普遍認為紀錄片為官方工具,但在紀錄片《劉必稼》(1965,導演:陳耀圻)中,透過影像真實反映臺灣社會人民生活的樣式,顯示官方記錄片與民間自海外帶回器材拍攝的紀錄片之間內容差異,該影片也讓西方看見有別於臺灣官方宣傳之外,社會生活的實際樣貌,而其後的上山(1966,導演:陳耀圻)反映臺灣當代青年對於世界情勢疏離的看法與精神面貌。

  林處長在講演間也和聽眾互動,詢問不同年代大家最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以1970年代的重要事件,蔣總統逝世後台影公司拍攝相關的紀錄片為例,理性解讀極權政治中的宣傳,與其他極權國家的相異程度,可以較為客觀的了解政府的紀錄片型態在不同時期的差異,也由於紀錄片型態作為政治宣傳的方式從過去現在都一直存在,呼籲大家審慎看待各種新聞報導中的核心意識。

  本次講演中較具重要性的,是透過作家黃春明的專訪,回顧紀錄片《芬芳寶島》,因為導演的角色,使得紀錄片的剪輯與旁白內容安排,在黃春明參與的前4集中,可以找到文學的意象和語彙。有趣的情況是,在1970年代前的制度下,多數的紀錄片放映,旁白均為國語,但只有極少數的紀錄片,因為需要讓農村人民看,必須另外錄製臺語的版本,也反映了從政治宣傳的觀點轉向對鄉土的認同。

  1980年代起,對紀錄片的定義開始變化,1985金馬獎紀錄片獎項評審團認為政令宣導片並不是紀錄片,因此獎項從缺引發對紀錄片概念的衝擊,林處長認為這是民間活動經歷轉型正義的過程之一,其後,紀錄片《映象之旅》中的《礦之旅》(1982,導演張照堂、雷驤、杜可風)得到金鐘獎,但新聞局官員對張照堂說,「為何拍攝這麼殘破的人」,顯示官方無法接受的一種矛盾。而1990年代解嚴前後的社會運動情勢,讓參加的人發現,抗爭現場和電視新聞上講的內容完全不同,因此引起民眾透過拍攝家庭錄影帶的外拍工具,走到街頭紀錄與比較新聞媒體與民間紀錄的差異,林處長指出當時的綠色小組拍攝3千小時以上的各種臺灣社會運動歷史影像,報導的事件和電視新聞的報導站在不同觀點,也是當時臺灣民主運動的珍貴紀錄。

  除了介紹在閱讀素材方面,林處長除了推薦的圖書之外,也介紹了包括1960年代的藝文界的逸品〈劇場雜誌〉、作家陳映真創辦的〈人間雜誌〉,本場次除了主講人由代表性的臺灣紀錄片解析歷史意義,透過聽眾提出具深度的問題,林處長也說明實驗性紀錄片和實驗電影之間的差異、臺灣的政治情勢下和其他國家的紀錄片的特殊性與共通性,林處長指出,紀錄片透過不同形式呈現導演想要呈現的真實,用不同的嘗試、不管前衛的、實驗的或者傳統的方式描繪出來,相當多的精采作品,而且手法不同,而現代臺灣拍攝的紀錄片內容相對自由,也由於臺灣觀眾接受度高,相當常在電影院中放映,是與國外較為不同的地方。

  • 圖1、凝影留聲微光電影講座主講人林木材
    圖1、凝影留聲微光電影講座主講人林木材
  • 圖2、本次講座中提及紀錄片《芬芳寶島》
    圖2、本次講座中提及紀錄片《芬芳寶島》
  • 圖3、講座中透過作家黃春明專訪了解紀錄片拍攝背後的故事
    圖3、講座中透過作家黃春明專訪了解紀錄片拍攝背後的故事
  • 圖4、主講人林木材及與會聽眾在講演後合影
    圖4、主講人林木材及與會聽眾在講演後合影
最後更新時間: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