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貝米沙博士演講
  • 2023-06-02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貝米沙博士演講

國家圖書館與捷克國家圖書館(Národní knihovna České republiky)近年密切交流,今(112)年並合作舉辦「文明的印記: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展覽」,展期61日至831日。本館為配合展覽開幕,於開展首日規劃舉辦一場「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到捷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Národní galerie Praha)亞洲藝術部研究員貝米沙博士(Michaela Pejčochová)擔任主講,講題為「Collecting Chinese Art in Central Europe: From the Time of Rudolph II to the 21st Century」(中歐的中國藝術收藏:從16世紀魯道夫二世談起)。講座假捷克國圖會議廳舉行

   貝米沙博士畢業於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Univerzita Karlova,主要研究領域包含中國藝術、中國傳統藝術理論、西方的亞洲藝術收藏等。貝博士在布拉格國家美術館已服務超過20年,並曾出版多部專書,內容包括國家美術館的20世紀水墨畫典藏(Masters of the 20th-Century Chinese Ink Painting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Prague (2017)),20世紀初捷克的亞洲藝品收藏家Vojtěch ChytilEmissary from the Far East. Vojtěch Chytil and the Collecting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in Interwar Czechoslovakia (2019)),以及布拉格國家美術館亞洲藝品的典藏史(One Hundred Years of a Single Tree. Lubor Hájek and Institutional Collecting of Asian Art in Czechoslovakia (2021))。此外,她也曾發表過關於中國古代繪畫及宋明繪畫理論的研究,並在查理大學教授過相關課程。

    演講中,貝米沙博士介紹了16世紀以來,中歐地區中國藝術品收藏的幾個重要時期。例如,中國的瓷器、漆器、裝飾品等,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出現在歐洲貴族的宮廷與別墅,其中最著名者,即為哈布斯堡王朝魯道夫二世的宮廷收藏。貝博士接著也談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旅行者和商人因應當地收藏家的需求,將中國古代或現代繪畫帶入中歐,而在同一時期,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也開始探討建立國立亞洲藝術收藏機構的議題。二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與中國在195060年代初期的藝術交流,以及1980年代末與臺灣博物館的互動,皆豐富當地對於兩地藏品的認識。

  此次演講內容十分充實,搭配古籍展覽更是相得益彰,除了欣賞到不同的文化藏品及類型,以及瞭解到不同時期的收藏歷史,雙方更藉由此次交流機會,加深彼此間藝術文化的認識。

  • 講者貝米沙博士
    講者貝米沙博士
  • 曾館長與貝米沙博士合照
    曾館長與貝米沙博士合照
  • 捷克國家圖館館長Tomas Foltyn
    捷克國家圖館館長Tomas Foltyn
  • 講座現場
    講座現場
最後更新時間: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