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藥命的大觀園──張嘉鳳教授引介《紅樓夢》中的醫藥與養生
  • 2022-10-01
藥命的大觀園──張嘉鳳教授引介《紅樓夢》中的醫藥與養生


  秋陽豔豔的周六午後,國家圖書館「唯物論紅樓——《紅樓夢》導讀」系列講座第四場,在熱情不減的滿座人氣中開講。此場主講人為清華大學教授兼任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張嘉鳳教授,主講:「藥命的『大觀園』——探論《紅樓夢》的醫藥與養生」,張教授的研究專長為中國醫學史、中國天文學史、中國科技史,曾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八十篇。

  張教授試圖從《紅樓夢》中所營造之氛圍與描寫細節抽絲剝繭,以醫療史角度深入探討,並以清代中期的醫療文化做為主要對照,以此了解小說裡虛幻情節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關係,並特選《紅樓夢》中兩篇描敘醫病的情節,與清代或更早期的「醫案」進行比較討論。「醫案」常附於醫學著作之後,作為某些病症的案例,具有撰文者強烈的個人主觀敘述,常以成功的案例彰顯醫者高深的醫術,亦作為作者用以宣傳廣告、招攬生意及同業交流的平台。成功的「醫案」往往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不僅記錄了醫治過程當中醫病互動對話,還原醫療現場的真實經過,甚可從中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特色。張教授即以歷史中真實發生的「醫案」反覆與《紅樓夢》情節對照剖析,梳理小說背景中的醫療文化脈絡。

  張教授首先帶出《紅樓夢》中賈蓉之妻秦可卿看病一事,從小說中描述的細節可看出與清代真實醫案相同的看病模式,如有地位的富貴人家一次召集四至五位醫者共同看病的請醫模式,又如醫者口碑在無醫療執照的年代至為重要,常以親友推薦或引薦醫術權威者為主。此外,女性病人在古代醫療現場常為沉默的一群人,病情往往由丈夫、兒子等男性親人代為陳述,醫者也往往與親人於私下處討論病情與處方,在最後判斷如何請醫用藥時也是由家中具權勢之男性或家長決斷。女性病情亦常與病情與情智連在一起,正如同秦可卿最後被斷為「心性高強聰明不過」,敘其憂思過度傷肝脾,需養心調經。除此之外,從張士友醫者形象行塑與描述也可猜測作者本人略懂醫學,這與宋代之後儒醫盛起,做為經世濟民途徑之一亦有相關。

  張教授再舉出第二案例進行比較,即為《紅樓夢》裡敘述鳳姐之女出花(天花)之事,以此對照清代相關檔案典籍,可查見當時通用的天花病情敘述專詞,如「順」、「險」、「逆」等。小說中所提及出痘後家中對應狀況,也與現實方法相呼應,包含房舍打掃並保持清潔、供奉痘診娘娘、忌煎炒以免火氣上身、總計十二日的病程、忌同房避免感染,以及穿大紅色衣服以沖喜,預祝度過人生大關等。

  張教授以明清醫療文化史為基礎,帶領聽眾一一推敲小說中所呈現的醫療現場,點出與歷史文本相似之處,包含醫治場域、醫病關係、問診方式,用藥習慣、社會文化習俗、士大夫從醫背景等。亦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小說與現實的關係,除可看出作者對故事劇情的悉心營造,創造出當時的生活經驗與記憶,使讀者可自然融入,同時也可了解小說背景的時代座標定位,如偏向特定北方地區、特定的社會階層生活樣貌等。張教授認為小說與歷史應可有相當程度的對照,也勉勵大家亦可針對其他特定歷史材料,透過不同的角度進行詮釋與解析。 

  此次講座除有後續熱烈的現場座談問答外,亦安排了「唯『物』論紅樓特藏古籍文獻展」專場導覽,參加民眾十分踴躍,皆沉浸於生動的導覽描繪,亦從中多方面瞭解了本館珍藏古籍之內涵。本系列活動下一場次將於10月15日舉行,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潘富俊教授主講:「眾芳解語看紅樓——論《紅樓夢》中的植物內涵」,歡迎參加。

 

  • 莊惠茹編輯主持講座
    莊惠茹編輯主持講座
  • 以賈蓉之妻秦可卿看病一事為例
    以賈蓉之妻秦可卿看病一事為例
  • 張教授細細剖析《紅樓夢》醫療現場
    張教授細細剖析《紅樓夢》醫療現場
  •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 會場高朋滿座
    會場高朋滿座
  • 張教授為講座讀者抽出贈書
    張教授為講座讀者抽出贈書
  • 座談會中熱烈討論(一)
    座談會中熱烈討論(一)
  • 座談會中熱烈討論(二)
    座談會中熱烈討論(二)
  •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一)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一)
  •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二)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二)
  •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三)
    紅樓夢古籍特展導覽專場盛況(三)
最後更新時間: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