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全球門戶、對抗通膨與歐盟整合之未來 (Global Gateway, Anti-Inflation Policies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本論壇於8月26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兼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主持,並邀請卓忠宏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沈臨龍副董事長(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林子立副教授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進行發表,並由林永樂前外交部長暨大使擔任與談人。
張台麟教授開場指出,近2個月以來,國際政局仍受烏俄戰爭延續的影響,不安的氣氛與諸多不確定因素始終圍繞。就歐洲而言,歐盟可以說更是首當其衝,無論是戰局波及的移民問題或是能源和糧食問題皆已經對歐洲經濟產生嚴重的衝擊,甚至於引發社會變動。依據歐盟統計局7月的資料,2022 年7 月歐盟的通膨率平均值達到9.8%(歐元區為8.9%),6月時分別為9.6%和8.6%。而和2021 年同期相比大約為2.2%和2.5%可見差別之大。此外,法國7 月的通膨率已達10.1%。8月以來,英國更有超過50,000 名司機發動罷工,抗議物價上漲、資方裁員並要求調高薪資,造成運輸混亂。法國政府也在反對黨的強力要求下提出若干穩定油價的措施。不過隨著希臘經濟的好轉,歐盟日前正式解除了近12 年對希臘國家財政的監督與約束。這算是相當有歷史意義的一刻,希臘總理說到,這個監控給希臘人民帶來無比的痛苦、經濟的停擺與社會的分裂。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本次論壇就要針對歐盟的政經發展策略、如何對抗通貨膨脹以及近來大家所關心的英國政局等加以探討。
首先由卓忠弘教授發表「歐盟全球門戶計畫」,由近期內歐洲接連召開的歐盟、G7、北約三場峰會所聚焦的俄羅斯的安全威脅與因應中國帶來之挑戰議題開始,介紹歐盟因應中國崛起的重要政策「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畫。該計畫包含數位轉型、潔淨能源、交通運輸、資訊網絡、貿易和供應鏈彈性5大領域,提供「帶路倡議」之外具吸引力的選擇,也被稱為「歐洲版一帶一路」,意圖將歐盟變成一個有效的地緣政治參與者。「全球門戶」計畫另一重點是將口罩、防護衣、晶片列為經濟戰略物資,尤其是歐洲半導體晶片發展計畫。歐盟執委會於2022年2月正式提出歐盟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並建議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探索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尤其歐洲需求的晶片約50%在台灣生產,有助深化歐盟與台灣之經濟合作領域。卓教授也以立陶宛與捷克為例,就中東歐國家與中國關係上的「避險」政策進行闡述,並深入探討台灣在對歐關係上的因應之道。
沈臨龍副董事長發表「歐元區通膨及ECB 政策展望報告摘要」,分析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因應歐元區通膨政策,指出三大重點:
一、歐元區通膨創新高,近七成漲幅貢獻來自能源及食物類,市場預估今年底至明年回降;俄對歐供氣較年初大幅下滑,但歐儲存速度超出預期,惟天然氣價格若續處高檔,將影響通膨回降速度。
二、HICP 通膨走高壓力,將壓抑後續民間消費增長,各國陸續加碼補貼力道,規模佔GDP 比重約6~1.0%;ECB 可能再度上修通膨預估且警惕因工資增長壓力之二輪效應風險,及歐元貶值導致物價上漲之增大走勢。
三、ECB 預期全球能源價格短期保持高位,通膨將在一段時間高於目標水準,逐步將利率升到大致中性的環境。
林子立副教授發表「全球英國、保守黨揆之爭與西方國家的合作」,就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戰略背景之下,英國推出的「全球英國戰略」願景及英國所面對的現實面經濟困境進行論述。當今英國正面臨經濟低度成長與高度通膨雙重壓力,上看13%的惡性通膨、不斷升高的能源價格與房租衝擊中產階級與勞工階層,加以強生政府的下台間接癱瘓了政府政策作為,更加深了窮人與勞工階級的絕望。在此基礎之上,林副教授也分析英國現今兩位保守黨揆候選人Liz Truss和Rishi Sunak政見中的對華政策與經濟對策,指出未來不論誰當選,英中關係皆會與美中關係一樣趨於嚴峻而短期無緩解的空間。林副教授指出英國的現況說明全球秩序重組,未來的歐盟面臨政治上的民粹主義、安全上的俄羅斯問題及經濟上的通貨膨脹問題等三大困境,將需要歐盟本身內部各方更好的整合,方能帶來和諧,並能與美國更好地合作,平衡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與談人林永樂前部長分享其親身在英國經歷新冠疫情及英國脫歐等事件之見聞,對於歐盟面臨俄羅斯威脅以及中國的競爭,林前部長認為中國與歐洲經貿合作關係仍強,彼此不會成為真正的敵人;全球門戶計畫的出現目的在於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雖然暫時難以與之競爭,但能夠藉此加強歐盟與地緣政治中的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是好事,也預期這樣的發展將會持續。而近來我國與歐盟國家開始增設代表處,林前部長表示樂見這些實質上的進展,亦呼籲大家共同支持臺歐關係。
臺灣歐盟論壇的舉辦,持續邀請頂尖專家學者來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觀察與分析,並將優秀的學者專家與研究成果介紹給與會者,讓關心歐盟事務與發展的各界產官學專家,有一集思廣益、共同研討對談的平臺。本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合作舉辦之歐盟論壇,歷次實況錄影內容已陸續上傳至本館數位影音服務平臺(網址:http://mdava.ncl.edu.tw/parts2.php?tid=53),本次的論壇影音內容將於製作完畢後開放,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