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2年第2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
  • 2022-04-29
2022年第2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

2022年第2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經濟成長、法國大選與歐盟政經整合 (Economic Growth,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交流。本論壇於4月29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藝文中心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政大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由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兼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主持,將邀請洪德欽副所長(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卓忠宏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楊三億教授(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進行發表,並邀請沈臨龍副董事長(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及張銘忠大使 (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擔任與談人。

張台麟教授開場便點出毫無疑問地,這 2 個月以來,全球人們都關注於烏俄戰爭的發展。此次戰爭不但對世界和平及國際政經局勢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對歐洲聯盟而言更是無比的壓力與負擔。一方面歐盟為捍衛民主價值與安全而對俄羅斯採取強力經濟制裁,但卻又害怕自己的人民生計受到影響而對石油、天然氣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軍事上,雖然個別會員國積極提供烏克蘭先進武器,但卻在「歐盟戰略自主」架構下有所局限,特別是做為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法國又面臨總統大選,導致許多措施似難以整合。在此背景之下,歐盟的經濟成長將如何發展?法國大選的結果對歐洲以及國際局勢有何影響?俄烏戰爭中歐盟要如何面對能源供應的衝擊?正是本次論壇所要觀察與討論的重點

首先由洪德欽副所長發表「俄烏衝突對歐盟與俄國貿易關係的影響」,簡介烏俄衝突並分析歐盟與俄國貿易關係概況,以及烏俄戰爭對俄國及對歐盟貿易雙方所帶來的影響。指出歐盟及英美等國家對俄國的制裁,皆是對準其經濟命脈,足以動搖俄國的國本。如果長期被排除於國際經貿及金融體系之外,預期俄國經濟將大幅衰退,也將降低其國際地位,並削減其在歐洲及歐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影響力。而石油及天然氣禁運,加速歐盟、德國及會員國能源轉型,以降低對俄國能源依賴,有助於歐盟氣候變遷及綠色新政等政策的強化與落實;俄國與烏克蘭乃是世界重要糧倉,小麥及穀物等農產品出口大國。 烏俄戰爭,除了帶來烏、俄民眾苦難及人道危機 之外,如果引發農產品大幅減產,將使價格上漲, 更多開發中國家人民將遭受糧食不足,引發糧食短缺問題,甚至糧食危機及人道危機,波及國際和平,也會加重歐盟人道援助負擔。

卓忠宏所長發表「俄烏戰爭下歐洲能源轉型與困境」, 談及俄烏戰爭中歐洲關注於軍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及烏克蘭難民安置問題,指出西方的制裁效力一是測試各國「政治正確」,以意識形態劃分形成一種集團化的力量。二是迫使俄羅斯停火、撤軍。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俄羅斯停權案為例,儘管贊成國家數超過全球半數國家,反對或棄權卻超過全球人口一半,真正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不到50國,關鍵在俄羅斯糧食、礦產、能源供應鏈在全球市占比甚高,天然氣石油出口佔世界1、2名、化肥佔全球20%,使得長期依賴俄羅斯天然能源的歐洲,其制裁實施力道是有苦難言。卓所長同時審視並分析歐俄貿易結構、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之現況以及可能的能源替代市場,亦介紹在加速歐盟能源轉型中所衍生的綠色能源爭議及綠色新政與協定。最終指出經濟制裁通常在經濟影響,對政治影響需擊中被制裁者弱點,且(制裁國家)大規模實施;也取決於社會全方面的厚實健全,及統治者的強力或政治意識型態的狂熱,對於獨裁國家效果不明顯。而問題點在於不是誰能獲勝,而是哪一方能承擔損失;凡制裁都是兩面刃,受傷害的都是一般人民,經濟制裁的焦點最終也將轉向人民餐桌、日常生活。俄烏戰爭也帶來歐盟的覺醒,在分散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風險及去俄羅斯化上更加聚焦。

楊三億教授發表「俄烏戰爭與歐盟對俄制裁政策分析」,釐清當前歐盟對俄國實施制裁主要內容,並針對制裁項目檢視初步成效與可能影響,進行學理歸納。 歐盟對俄實施制裁的基本內容包含對個人或組織、經貿制裁、外交及媒體四大面向。制裁影響可由盧布對美元匯率、通貨膨脹率、10年期公債利率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等指標來觀察,並可知對俄國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衝擊俄國資金調度、盧布貶值及公債利率勁揚使政府支出成本大增等,並指出制裁影響雖有、但俄國仍不會停止戰爭,主要原因在於能源市場。能源營收占俄國聯邦政府預算45%,最依賴能源區域為歐洲,歐盟整體依賴俄國能源供應約40%;自2月俄烏開戰以來至4月上旬止,俄國能源收入約達380億美元(約每日10億美元),雖然英、美、立陶宛宣布禁止進口俄國石油,歐盟僅宣布停止進口俄國煤炭、未論及其他能源類別;加上中國及印度對俄能源合作及進口的增加,俄國能源收入可能保持2021年水準、甚或更佳。歸納結論當前歐盟經濟制裁效用並不明顯,主因歐盟高度依賴俄國能源,小國立陶宛改採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擺脫對俄能源依賴的經驗,對於德國等大國並無法直接複製,能源多元化分散絕非一日之功,欲降低能源依賴,或可借鏡國際能源總署(IEA)所提供的10點建議逐步實現:
1. 不再與俄國簽訂新的天然氣供應契約
2. 尋找其他替代進口
3. 建立天然氣最低儲存標準與區域合作制度
4. 加速永續能源發電計畫
5. 生質能與核能發展
6. 建立能源價格攀高的發電補償機制
7. 加速燃氣鍋爐熱泵更新(增加天然氣節能效率)
8. 強化建築物與工業節能設計
9. 調整大樓恆溫器
10.擴大電力系統的替代能源與去碳化的發電來源

張台麟教授亦就「2022年法國總統大選」進行發表,在介紹歷任總統候選人,並述及總統權力、總統綜攬大權之憲政發展之餘,亦分析2022年4月法國總統選舉之兩輪絕對多數決制度。張教授亦指出這次在Covid-19 健康危機、通貨膨脹與購買力、治安與移民、烏俄戰爭四大危機下進行的法國選舉,被批評為歷任選舉中最不正常的一次,最終仍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勝選的原因,是法國人民在百般無奈下選擇了持續穩定與中間偏右的候選人,法國內外環境仍對極右派主張多所疑慮,極右翼對手勒龐(Marine Le Pen)去妖魔化的效果有限且在1對1電視辯論中表現不佳 ,尤其是面對與俄羅斯普丁的關係中更顯氣弱,傳統左右選民仍回到馬克宏陣營;而未來馬克宏也將面對分裂且極化的社會,如何兼顧經濟發 展與貧富懸殊,社會公平與階級對立、移民問題與治安以及伊斯蘭族群與法國文化融合等問題與挑戰。

與談人沈臨龍副董事長及張銘忠大使,則分別就法國馬克宏當選後的財經分析,與法國大選及制度進行分享交流。

臺灣歐盟論壇的舉辦,持續邀請頂尖專家學者來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觀察與分析,並將優秀的學者專家與研究成果介紹給與會者,讓關心歐盟事務與發展的各界產官學專家,有一集思廣益、共同研討對談的平臺。本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合作舉辦之歐盟論壇,歷次實況錄影內容已陸續上傳至本館數位影音服務平臺(網址:http://mdava.ncl.edu.tw/parts2.php?tid=53),本次的論壇影音內容將於製作完畢後開放,敬請期待。

  • 圖1-歐盟論壇主持人張台麟教授及發表人、與談人合影
    圖1-歐盟論壇主持人張台麟教授及發表人、與談人合影
  • 圖2 - 主持人-張台麟(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圖2 - 主持人-張台麟(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
  • 圖3 - 發表人-洪德欽(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圖3 - 發表人-洪德欽(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 圖4 - 發表人-卓忠宏(淡江大學歐研所教授兼所長)
    圖4 - 發表人-卓忠宏(淡江大學歐研所教授兼所長)
  • 圖5 - 發表人-楊三億(中興大學國政所教授)
    圖5 - 發表人-楊三億(中興大學國政所教授)
  • 圖6 - 與談人-沈臨龍(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副董事長)
    圖6 - 與談人-沈臨龍(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副董事長)
  • 圖7 - 與談人-張銘忠(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大使)
    圖7 - 與談人-張銘忠(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大使)
最後更新時間: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