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下午,本館與遠流出版公司及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舉辦「不一樣的中國史講座:民國故事與民國人物」。民國是一個混沌多變的時代,涵蓋各種新舊思想及人物,其錯綜複雜的背景,激盪出多種樣貌,為了讓大家熟悉民國時期,講座特別邀請對於歷史有深入研究的楊照老師,由近代中國的歷史發展、社會面貌和文化現象,為民眾剖析民國史。
楊照老師係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曾擔任《明日報》的總主筆,《新新聞》週報總編輯、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擅長將繁複多變的知識以淺顯易懂方式呈現,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
講座由遠流出版公司鄭祥琳副總編輯主持,一開場提到楊照老師所著的《不一樣的中國史》套書受到讀者的喜愛,在3月初國圖發布的《110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中榮獲讀者最愛圖書 TOP3,感謝讀者們的喜愛。接續邀請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致詞,王董事長提到楊照老師在寫《不一樣的中國史》時自述,他不是第一手的研究者,而是讀所有史料書籍後選擇相關資料來寫作,試著通古今之變,成其一家之言;民國史是整個中國史很重要的一段,今天我們來聽聽楊照老師講述心目中民國史精彩的片段。
主講人楊照老師,首先提到本次講座,是由《不一樣的中國史》第13冊《從變法到革命,顛覆帝制的時代-晚清」》的再延伸,老師認為民國史和三國時代類似,都是一個出人物的時代,不只是1949年大陸時期的民國,也延續到1949年之後的臺灣,歷史人物都是被互相衝擊,也由於其獨特性質,加上不同觀點的衝擊,反而造就出各種可能性,並闡述軍事政治時期人物胡璉及陳誠於金門地區深耕軍民關係,接著闡述學術界的傅斯年、故適、陳寅恪等學者對民國時期貢獻。民國是個混亂的時代,人們身處在這個時代,常會有不知道什麼是可以遵守的困惑,但民國史也有其獨特的個性,在面對近代歷史應具有什麼樣的態度,才能真正了解民國史的歷史發展及文化現象,
全場2小時的講座透過老師的精采演說與導引,讓在場民眾深入淺出瞭解民國時期的人物和他們精彩的故事,並對民國的歷史、社會、文化等樣貌有更清楚的認識,最後現場聽眾熱烈提問,與老師討論互動中共度愉悅與充實的午後時光,講座最後在老師為讀者逐一簽書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