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長期致力於保存臺灣重要學術資源,建置三大資料庫「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及「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此三大資料庫是國內研究人員高度依賴的資料庫,所收錄的學位論文、期刊及專書等學術資源利用情形,可展現臺灣的學術能量。本次發布國圖利用截至110年底的資料庫數據分析,呈現學位論文、期刊及專書等臺灣學術資源利用情形,以及近年受到關注的研究主題;並依據學術資源利用情形,發布期刊出版單位及大學得獎名單,並於111年3月28日舉行頒獎典禮,共頒發「學位論文傳播獎、學位論文開放獎、學位論文資源貢獻獎、高被引專書出版貢獻獎、期刊資源貢獻獎、期刊即時傳播獎、期刊長期傳播獎」等獎項,藉此感謝各界對學術的貢獻,並呈現臺灣學術資源風貌。
本年度發布會在實踐大學弦樂聲中展開,國圖曾館長致詞時表示,在遵守著作權規範下,前述的三項重要學術資料庫均無償提供國內外學術社群使用。方便研究者進行學術參考,國圖更秉持資訊自由與「公開取閱」之精神,鼓勵各界授權研究著作電子全文,近來獲得各界越來越多的響應。未來也將持續與教育部共同推動學位論文授權公開。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李毓娟司長則是對今日與會長期獻身於豐富學術文化知識資產的學者、研究者、教師、出版業的朋友致上敬意,肯定與會得獎者投入勞心勞形學術出版,未來定能在人類的知識累積上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李宜容主任對111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報告時指出幾項發現,包括全國大學校院博碩士論文電子全文授權率創新高、「人工智慧」相關研究熱度持續、而「COVID-19」疫情相關為本年度的學術關鍵字等現象,為本年度之特點。
其後的頒獎典禮依序頒發期刊資源貢獻獎、期刊即時傳播獎、期刊長期傳播獎、高被引專書出版貢獻獎、學位論文傳播獎、學位論文開放獎、學位論文資源貢獻獎,而本年度新增「高被引專書出版貢獻獎」,一般而言學術專書較不受篇幅限制,具有論述完整、內容充實的特性,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基礎,本年度國圖特將1956年至今所出版之學術專書包括五南圖書出版、聯經出版社等合計被引數超過1,500次以上的8個出版單位,頒發「高被引專書出版貢獻獎」以感謝多年來為學術所做的努力與貢獻。在頒發323個獎項後,本次發布會進行團體合照,活動圓滿結束。
--
附件1:「111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分析報告:臺灣學術資源利用及研究主題概況」
附件2:「111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發布會」活動照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