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李貞德教授蒞館主講「性別、身體與醫療史」
  • 2015-09-25

近年隨著史學研究課題多元化與跨科際研究的影響,史學研究者嘗試從性別角度切入,分析身體養護與健康照顧的論題,借重其他學科的思想資源與研究,觸發人文社會研究領域之外的科際交流。如此進行有關性別、身體與醫療史的相關課題,一方面在傳統學問中注入當代關懷,另一方面也展現歷史學古今對話。

「格物窮理: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科學與醫學」系列講座第四場於9月26日下午2時假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李貞德教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主講「性別、身體與醫療史」。

李貞德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系兼任教授。曾撰著《公主之死》、《女人的中國醫療史》,主編《婦女與社會》(與梁其姿合編)、《性別、身體與醫療》等書,以及數十篇相關學術論文。
李貞德教授長期探討有關古代醫療體系和禮律制度如何論述並規範女性的身體和社會角色之研究,享譽國際,亦帶動青年研究者研究探索新課題。演講內容首先由生育文化入手,論述其中所展現的性別化身體觀。其次則勾勒女性作為醫療照顧者的角色,其社會評價與文化意涵。演講並以不同個案說明性別與醫療互動現象。
「格物窮理: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科學與醫學」系列講座第四場將於10月4日(星期日)與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徐光臺教授,主講「朱熹『格物窮理』與中國科學發展 」。歡迎踴躍參加。

最後更新時間: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