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發展趨緩,生活可望回歸常態,但是進入新的後疫情時代,面對無常,我們該如何療癒身心、悠遊生命?國家圖書館2021年秋季「游於藝—傳統文化美學」講座於8月7日(星期六)本週末系列展開,邀請大眾「藝」探究竟!
首場講座由本館曾淑賢館長親自主持,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黃寬重教授,講題為「游於藝」——蘭亭序鑒賞與宋代士人社群網絡。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王羲之書帖〈蘭亭序〉為題,帶領現場來賓另闢蹊徑,透過南宋士人社群間以品題〈蘭亭序〉為主的特殊文化活動,探識宋代士人群體及宋代文化發展的特殊現象。
黃寬重教授,長年耕耘歷史學,浸淫南宋史學尤其深厚,近年則關注藝文發展與政治社會之互動。研究成果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2006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同年亦獲邀擔任日本人文學科著名機構、國際著名藏書機構東洋文庫終身海外名譽研究員,是該文庫在臺灣唯一的名譽研究員。
黃教授首先點出宋代是中國書法碑帖發展的盛世,而士人則扮演了推動發展的關鍵角色。由於朝廷的倡導與士人的雅好,書畫、文物的蒐藏研究與相互品題討論,成為時代風尚。加以高、孝二帝均為書法名家,鍾情王羲之的書法,推崇〈蘭亭序〉;王羲之的〈蘭亭序〉遂在南宋的政治文化脈絡下,掀起出版、收藏的熱潮。由於遍及各階層的士人熱烈參與,以此為賞玩之資,並透過題跋表達其意見、品評其優劣,為蘭亭學奠下重要基礎,並成為南宋特有的文化奇景。
演講中,黃教授發揮歷史學者的專長,耙梳眾多宋人的史料、文獻,分從:士人處世準則與邁向功名的要件、宋代文治政策與文化脈動、蘭亭序與蘭亭雅集──君臣共塑文化價值、蘭亭序與士人社群等四大主軸,引領大家探究潛隱在「游於藝」文藝活動下,鮮為人知的南宋政治官僚與社會文化現象,別具新意。演講末了,黃教授不忘以「南宋」為名,強調「游於藝」的時代意義。讚揚南宋士人交揉知性與感性,形成強韌社群力,以藝文素養、包容政治,不但開展多元人際關係、更成功以文化為主的軟實力,建構南宋政治文化特色,更奠定中國社會千年的發展雛形。精彩的演講獲得現場來賓一致的掌聲。首場講座影音完整紀錄已獲講者同意,後製完成將在國圖影音專區開放瀏覽,期使更多讀者朋友同享精彩的文化講座。
演講後並抽出十位幸運讀者,獲贈臺灣商務出版《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一書。本系列活動下一場次將於8月14日舉行,邀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陳韻如教授主講:「眾裡尋她——人物畫的女性形貌與意韻」。地點: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國家圖書館多功能展演廳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299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洽詢電話:國家圖書館(02)23619132轉427